李世民接過詩,便被這書法給震驚到了。

方言這次用的是自己的書法寫的,並沒有模仿其他人。

但字型卻依然十分好看。

接著李世民的手有些顫抖。

他手捧著這兩首詩,跟著唸了出來。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好好好!妙妙妙!此兩首詩實在是妙也!有此人才,何懼我唐詩不興?”

這可能是李世民對於這兩首詩的最高評價了。

如此千古絕句。

直接被他當成唐詩之興的開始了。

“是的,陛下,此人十分年輕,有無限可能!”

“喔?還年輕?那這詩是否是他所作?”

李世民有些懷疑的說道。

畢竟年輕人怎麼可能有如此文采?

“臣與歐陽學士兩人看著他根本出題而寫出瞭如此詩句的!”

孔穎達這麼說道。

如果說是欺世盜名的話,不可能在出題的情況之下寫出如此詩作。

顯然,方言得到了孔穎達的認可。

“喔?可讓他入宮來見見朕!”

孔穎達自然也是開心的。

李世民越這樣,他內心越是滿足。

要知道,之前他拿著書法和李世民說過。

當時李世民也不知道怎麼的,不聽自己的勸。

這一次,以太子的讀書為由,一定可以成功的。

所以,他接著便開口了。

但這一開口,卻令得李世民變得暴躁無比。

甚至於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