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李世民拍了拍大腿。

“這些東西一定與那琉璃有關!去查!一定要查出來是什麼原因!”

文武百官一聽,震驚了。

這其中還有關係?

他們真不知道,這還真的有關係。

李世民不愧是皇帝,很快的就想到了砂石與琉璃一定存在著聯絡。

但卻不知道,具體的聯絡是什麼。

因為第一次,當他發現方言往家中運砂石之後,過不了多久,便有貔貅琉璃出世。

這一次,又運砂石,那難免讓人會想到這方面的東西。

所以,令人去查陰來。

可只要方言不暗中進行,他們怎麼也查不到。

等太監退下之後。

李世民跟著說:“剛才說到哪了?”

“說到從開放商戶文書開始,陛下!”

“好,我們接著往下商討!”

……

在李世民的主持之下。

在當天晚上。

關於商道上的一些政令開始實行了。

整個朝廷僅在一個晚上就馬力全開,將政令是一條一條的往下頒發。

長安城先是感知到這種變化。

就在當天晚上,整個長安城內的百姓,說得最多的就是商道一事。

同時,好奇,為什麼朝廷會有如此巨大的決心去改變這數十年,甚至於從隋朝就開始的制度。

但不管怎麼樣,因為商道的實行,使得一些商人的地位拔高。

在這一點上是無可厚非的。

他們都在感謝朝廷。

其實,他們最應該謝謝的是方言,沒有他,他們還處於最末位。

可對於士族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他們試圖抵抗,還試圖讓李世民妥協。

可是他們低估了一直處於低谷的李世民的決心。

關於這一件大事,身處於四合院的方言與李麗質兩人並不知道。

他們正忙碌著造出琉璃,也沒有空理會那麼多。

這幾天,一定要將琉璃給造出來。

畢竟收了錢精陰的錢,東西總要給人的。

李麗質在一邊看著方言的手中技藝,直接震驚到不行。

那琉璃沒有想到在凝固之前,竟然是流動的。

還可以隨意的變換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