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術和幻術的話,他沒有太多天分和優勢,就不去浪費時間了。

……

從天天家吃完飯,小李和寧次便各自離開。

小李去了練功場訓練,寧次則回家訓練。

家中小院內,寧次擺好架勢,開始演練柔拳。

他正在練的,是八卦六十四掌。

要提升等級,不需要只依靠深紅,靠自己訓練,到一定程度同樣可以提升,這樣還能節省一些能量。

打完幾套,趁著休息,他便自己拿苦無,削了一些細小的“木針”。

在天天父親製作出他要的繡花針之前,他準備先用木針來進行飛針打穴的練習。

就像綁著沙袋跑步一樣,假如用木針能練出來,將來換銀針後,肯定會更加得心應手。

“不能心急,一點點來。”

寧次站在一個木人前,隔開一定距離。

如果用苦無,目標是固定目標,他能保證瞄哪打哪,這是在忍者學校裡學生們就要學的能力之一。

他學得還不錯,雖然玩不了什麼花活,但基礎的命中、移動投擲,還是掌握得很嫻熟。

現在,苦無換成木針,重量、手感、全部出現巨大差別。

他嘗試朝著木人眉心投出,果然,木針偏到姥姥家了,根本沒捱到木人。

“唉,慢慢來吧。”

一整個下午,寧次都在練習“飛針”中度過。

到晚上時,他兩條手臂已經酸得快抬不起來。

這麼刻苦,收穫自然是有的,比如他發現,投針和投苦無,一個主要靠腕力、一個主要靠臂力。

像苦無、手裡劍這種鐵質暗器,如果沒有刻苦練習,純靠手腕發力是擊發不了多遠的,必須要揮動手臂,藉助臂力才能攻擊到遠處敵人,比如五十米外。

畢竟不是每個忍者都是宇智波鼬,沒有那麼多玩苦無的花活。

飛針就不同了,它太輕了,幾乎無重量,只要練習得當,純靠手腕扭動力就能擊發很遠。

而且隱蔽性也更強。

試想兩個忍者面對面站著,雙手垂在身側,同時出手,一個扔苦無,一個投飛針,誰的動作更明顯?肯定是苦無。發飛針的忍者,對手有可能都注意不到飛針發了出來。

寧次練的就是這個。

如果敵人有警惕心理,苦無和飛針要命中都不易,忍術也是同理。這也是為什麼在忍者學校時,學的第一課就是觀察。

觀察自己、觀察敵人,知己知彼,情報至上。

儘管以上原則似乎只在前期有用,到了互相秒殺的火影后期,這些細節就不那麼重要了。當然,那是掛比們的領域,寧次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還是老老實實腳踏實地。

一夜無話,第二天,練功場上。

經過將近四個月的體能訓練,邁特凱終於要開始教授一些特殊體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