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嚴重典,苛刑罰,棄禮儀,斥教化。若天下人談律法而色變,言刑罰而膽寒。”

“若天下人只知法度,不識忠孝。豈不是聖賢所言無道之暴君,不受天下百姓愛戴,這樣的國家也不會長治久安。”

扶蘇毫不讓步,這是他一生的理念,他怎能輕易相信,自己這一生所學,皆為禍國殃民之學?

他寧可相信父皇的故事,只是父皇憑空捏造出來,而非現實。

“大秦帝國重法度,施教化,齊忠孝,兼百家所長。無論是法家,儒家,墨家,農家,只要是百家所長,對大秦帝國有用學說,都會得到施展。”

“農家教民開荒耕田,儒家教民明辨是非,墨家教民奇工技巧,百家之長,均有所得。”

“何來嚴苛律法之妄言?”

“朕從未否認儒家學說,但那些迂腐之言是說給百姓聽的,不是說給君王聽的。”

“身為君王,若不能兼聽百家,一味恪守那些迂腐之言,才是無道之昏君,才是無能之暴君所為。”

嬴政臉色陰沉,心中怒火熊熊燃燒,呵斥道。

扶蘇臉上露出畏懼之色,被嬴政的怒喝嚇到了,只能硬著頭皮道:“父皇以勢壓人,兒臣無言可辯。”

“混賬,朕讓你辯,今天朕就跟你辯個明白。”

“周天子信奉仁義道德,這天下諸侯萬民,誰去救他了?”

“孔丘周遊列國,哪個諸侯又相信他的無稽之談了?”

“姬軻,荀況稷下學宮授道,齊國號稱群星璀璨,匯聚天下英才,齊國今何在?”

“齊魯大地號稱文明薪火之地,當世大儒皆出齊魯,你所信奉的大儒,全都奴顏屈膝在朕的腳下,匍匐顫抖。”

“朕要他們現在死,他們就見不到明日的太陽。”

“仁義道德從來就不是衡量世間正義的唯一標準,只有朕才能代表世間正義,也唯有朕能評判世間善惡之分。”

“朕怒,九州天下便要血流成河,朕悅,四海八荒便是盛世安康。”

“你心中,所謂的正義,是弱者無能的表現。來抨擊強者,抬高自己的懦夫行為罷了。”

“手握天下權柄,這世間有多少人,貪婪的盯著這至高無上的皇權。若心存你所謂的正道,只會被那些心存歹意的奸佞,吃的連骨頭渣都不剩。”

“朕能從趙國為質,登上王位,橫掃六國,睥睨天下,從來就不是靠什麼所謂正義。”

“而是靠手段,謀略,心機,鐵血,殺伐,狠辣來震懾八方宵小,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你覺得這大秦廟堂文武百官,效忠大秦,效忠於朕,是為了你所謂的那些正義?”

“不……朕告訴你,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朕能把他們捧上雲端,受到世人敬仰威風八面。也能把他們踩到深淵,被世人唾棄萬劫不復。”

“他們愛戴朕,沒有敬畏多。他們敬仰朕,沒有恐懼多。他們不敢背叛朕,是因為他們明白,背叛朕只有死路一條。他們鬥不過朕,只能乖乖俯首稱臣。”

“為君王,若不能玩弄群臣於股掌之中,成為威震天下的至尊。便只能被群臣戲耍於金殿之中,成為牽線木偶的傀儡。”

“一個君王私德無足輕重,只要他能守住萬里山河,讓天下絕大多數人過上幸福安定的日子,那他就是位明君。”

“反之,就算品性超聖。”

“內不能安天下,駕馭群臣,安撫萬民。”

“外不能馭諸敵,喪師辱國,兵禍連天。”

“這樣的君王,就是昏庸無道之君,你明白嗎?”

嬴政怒視扶蘇,震耳發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