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北疆長城邊塞,馳道行軍。那些胡狄就會來去如風,肆意掠奪邊民,搶奪他們的錢糧妻女。”

“若沒有靈渠灌溉,荒地開墾,這支離破碎的天下,如何從一片廢墟之中重新獲取新生?”

“朕修皇陵,建宮闕又怎麼了?”

“這皇陵宮闕,從朕繼承秦國大統時,便開始修建,又不是朝夕竣工。”

“古今王侯,修皇陵,建宮闕者,比比皆是,他們憑什麼指責朕窮奢極欲?”

“難道那些犯了罪的囚徒,還要朕白養他們,把他們當成祖宗供起來不成?”

“酸儒,腐儒,皆是偽善之徒,該死,該殺……”

嬴政越說越心酸委屈,暴跳如雷道。

“陛下息怒。”

跪在一旁的黎晰,看著聖怒的陛下,謹慎無比道。

“朕息不了怒,這二十四史,全都在抹黑大秦,抨擊朕昏庸無道,荼毒天下蒼生,窮奢極欲,竭耗民力。”

“這些可惡的讀書人,都應該來到大秦,讓他們好好看,這五百年戰亂,神州傾覆,蒼生泣血的劫難。”

“是朕止天下兵戈,還天下蒼生盛世安康。”

“也是朕驅強兵逐四夷,以佑華夏子民免遭欺凌。”

“還是朕開疆擴土,讓他們擁有了廣闊的縱深土地,可以據江而守,進而對朕搖唇鼓舌,肆意抨擊。”

嬴政怒氣衝衝,咆哮道。

看完二十四史雖然收穫頗豐,可同樣也被氣個半死。

天天拿焚書坑儒念道,朕只不過殺了一些欺世盜名的方士。

焚去了各國混亂不堪的史冊,自周禮崩樂壞,天下諸國史冊,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各國記載的史冊都各不相同,多為自吹自擂之言,版本極度失真。

如此書籍留之何益?

讓後世之人去分辨哪個彈丸小國的青史為真嗎?

黎晰心驚膽戰,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對於陛下所言的二十四史,他根本不知道是什麼玩意。

到底是誰狗膽包天,敢如此誹謗陛下,真是不當人子啊!

不過陛下的確說的有理,那些讀書人,一個比一個精明。

雖然有真正的飽學名士,但更多則是一肚子男盜女娼,欺世盜名的偽君子罷了。

就拿朝中那些名動天下的博士大儒來說,其中就有人,專門在府中養了一群如花似玉的婢女。

聽聞喜食人乳,以求獲取長生之術,實在荒謬可笑。

妄為博學名士,遺笑天下矣!

“陛下聖明。”

“有些儒生的確喜歡鼓唇搖舌,四處煽風點火,抨擊朝政以博盛名之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