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夷入華夏者皆華夏,華夏入夷者皆為夷也(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然在這種蠻荒時代並沒有那麼複雜,因為這是一個只論武力至上的時代,不用顧忌世人的指責,因為死人是沒辦法向這個世界索要公平正義。
當然也不會有人來伸張什麼公平正義,強者制定一切規則。
屠城滅族那都是挑起戰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而已,只是看強權者想斥之於血腥恐嚇,還是想施捨憐憫仁慈罷了。
需要後勤,那只是因為君王需要一場公平公正,不讓天下人口誅筆伐的戰爭而已。
否則以戰養戰,哪裡還需要什麼後勤?
當然這種戰法,還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戰後,得不到什麼利益,無非是一塊廢墟荒城罷了。
否則攻破一座城,就化作了死地,那還攻城做什麼?
典型損人不利己,所以文明與蠻荒的分界線便源於此。
蠻荒世界,那就是不斷的征服掠奪,直至整個世界化作黑暗之中的廢墟。
而文明世界,征服一塊地方,所帶去的是無限光明與文化融合,戰後新生重建,則為一統。
華夏文明之所在,其中精粹便是與當地土著融為一體,學其所長,去其所短,授之以理,共存共生,榮辱與共,兄弟同胞,血濃於情也……
夷入華夏者皆華夏,華夏入夷者皆為夷也。
自虞夏,始商周,終於秦,入華夏之夷者,數不勝數。
夏合東夷,商並鬼方,周融百夷之國而開萬世之禮。
秦吞西戎,合義渠,收甘隴,聚羌狄,平百越,融蠻夷而奠萬世之基。
所以說,一個背叛華夏之人,那就是叛徒,而非華夏之人。
一個心向華夏的夷狄,願為華夏文明傳承奉獻一切,甚至犧牲生命來捍衛華夏文明,那他就不是夷狄,而是華夏炎黃子孫矣!
所以曾浩覺得,泱泱華夏,征服從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罷了。
呸……
不對,是那些夷狄挑釁在先才對,我泱泱中華乃禮儀之邦,只是為了以禮服人,傳播王道教化,讓所有蠻荒未開化的生靈,沐浴神州王道之輝……
“諸位愛卿以為通武侯所言可否?”
嬴政看了一眼王賁,然後又看了看他身後的文武百官,朗聲道。
文武百官,沒想到陛下直接把皮球踢了過來,一時間有些發呆。
不過也有一些反應奇快的大臣,醒過神來,頓時若有所思起來。
“陛下,自炎黃二帝起始,我泱泱華夏,自古便是禮儀之邦,向來以理服人。”
“以強凌弱,以大欺小,非君子之國所為,亦非中心之國堂皇氣度。”
“兵出無名則為不義之兵,不義之兵,天惡人厭何以取天下?”
“國戰無名則為不仁之國,不仁之國,天怒人怨何以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