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先平百越諸蠻,再定東南諸夷(第2/3頁)
章節報錯
“若貪圖享樂,紙醉金迷,以往之過錯朕既往不咎。”
“辭官歸鄉頤養天年去吧!”
“朕會給予豐厚的賞賜,足以讓你們的家族長盛幾代人,而衣食無憂矣!”
“若心存僥倖,貪權戀勢,又不思進取者,就休怪朕不念君臣之誼。”
嬴政說完,將太阿劍狠狠插在了地圖上,然後轉過身去。
眾臣看著搖搖晃晃的太阿劍,閃爍著鋒利的寒芒,一個個膽顫心驚,感覺祈天殿之中的氣氛格外壓抑。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願為大秦帝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跪了下去,對著嬴政齊聲高呼道。
“很好,今日諸位愛卿之言,朕皆記在心中了。”
“希望來日,朕之太阿劍,不會染上諸位之血。”
“朕意已決,北方邊疆有蒙恬北方軍團鎮守,無患也。”
“傾舉國之力,以鑄鋼法,先行裝備十萬新軍,軍成之日,先平百越諸蠻,再定東南諸夷,以望瀛洲歸附,揚華夏神威也。”
嬴政走向高臺,無盡野望在他那黑色深邃的眼眸之中迸射而出。
既然徐福能夠乘坐大秦的樓船前往東海瀛洲,那沒道理大秦的將士們,不能登臨瀛洲。
若攻破晨國,從晨國海峽直入瀛洲,距離並不遙遠,風險也會大大降低。
與其派六國數十萬降卒攻百越,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進展緩慢。
還不如從老秦人之中選拔出一隻由百戰之師組建的新軍,裝備最新式的武器。
這樣的大秦精銳之師,十萬還不足以掃滅四方烏合之眾嗎?
兵不在多,在於精,將不在勇,在於謀。
只是這隻新軍的統帥該讓誰來擔任呢?
嬴政的腦海浮現一個又一個身影,只是都被他一一排除了。
蒙恬雖勇,但北方各部族皆懼蒙恬之威,只要蒙恬一日鎮守北關,那大秦北疆便會無大戰。
如此方能騰出手來,大膽去收拾南方諸蠻夷。
“陛下聖明。”
眾臣再次齊聲高呼道。
“鍊鋼爐準備的如何了?”
“石炭可否派人去尋?”
嬴政話鋒一轉,目光看向了右丞相馮去疾。
“回陛下,鍊鋼爐已派出所有工匠,日夜兼程趕工。”
“首批鍊鋼爐,十日後必能如期完工。”
“石炭帝國本就有大量儲備,徵調各地石炭運往咸陽,應足以供鍊鋼數月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