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宮,承天殿……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繼位以來,以有四十七載,嘔心瀝血,勵精圖治。上承大秦歷代先祖之遺志,下繼天下芸芸眾生之宏願,橫掃六合,一統天下。”

“數百年戰亂紛爭,山河破碎,萬靈泣血。天下男丁十之五六皆喪命於疆場,天下糧資十之七八皆耗於戰亂。君臣勞於神,將卒疲於命,士農工商皆飽受戰亂之疾。”

“朕心甚痛,決意推新政十策,養民于田,養士於書,養商於貿,養工於坊。”

“一,鼓勵帝國臣民開荒,以栽種番薯,玉米,辣椒等農作物。”

“二,廢黜各種雜稅百餘種,帝國徭役每戶每年一人服徭役一月,改為十天。商稅十取一不變,農稅更改為三十取一。”

“三,凡大秦帝國內貨物流通,各地官府皆不允許徵收稅賦,由帝國稅司專人徵收。”

“四,各地皆要加緊設立書坊,凡大秦帝國境內,每一座城,每一座鄉皆要設立學府。凡對帝國之家,皆可入學接受帝國提供的免費教育。”

“五,各地設立帝國錢莊,推行帝國新貨幣,一兩黃金可兌換十兩白銀,一兩白銀可兌換一千銅錢。發行帝國紙幣,方便商貿流通,十兩白銀,百兩白銀,千兩白銀,萬兩白銀紙幣。”

“六,改編軍制,十人為一隊,設隊長。百人為一連,設連長。千人為一團,設團長,萬人為一軍,設將軍。”

“七,即日起,凡帝國官吏,俸祿皆發放等同貨幣。”

“八,凡帝國子民,男丁年滿十二歲皆要參加當地官府組織軍事訓練。”

“九,凡帝國子民,養育三子女以上者,皆可得帝國每年不少於五百銅幣補貼,以此類推。”

“十,徹底摒棄舉薦考察入仕的舊例,自此以後,凡大秦帝國之官吏,皆以科舉為入仕為主。”

“大秦始皇帝詔令,佈告天下,鹹使聞之。”

符璽令事黎晰一口氣宣讀完畢之後,滿朝文武皆臉色劇變,一個個神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如果這些新政全部落實,這豈止是利益受損?簡直就是挖了祖根啊!

毫不意外,受益者皆是那些草根賤民,可是他們這些達官貴人,全都要遭罪。

尤其是他們的特權將受到極大的削弱,危及根本啊!

陛下是瘋了嗎?

這是要動搖國本……

“陛下,不可啊!若是帝國廟堂全都是那些賤民,大秦帝國誰來維護?”

“陛下,古制徹底摒棄,皆啟用些無根之萍,帝國大廈危矣啊!”

“陛下,聖賢之書,豈能淪為俗物?”

“陛下,千古以來,文以載道,師生相承,學子皆求以名師大家,舉國相傳,何來如此多名師?”

“陛下,稅賦如此低?帝國百萬甲士何以維繫?十數萬官吏貴胄又何以生存?”

“陛下,新貨幣推行,恐有不妥,一旦引起帝國經濟動盪,何以收場?”

“陛下,如此做,豈不讓大秦帝國功臣良將之後寒心?如此,誰還敢向帝國效力?”

一時間滿朝文武,幾乎絕大多數都紛紛開口上諫,反對新政。

只有極少數出身草根,得益於科舉制度的官吏,保持沉默,在靜觀其變。

嬴政對於這一幕並不意外,自古以來推行新政不都是如此,阻力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