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動真格,辦好了差事,仕途才能扶搖直上。

否則,按部就班在朝中論資排輩,自己要多少年才能出人頭地?

劉徹可不甘心只做個小吏,他要把劉家發揚光大,像帝國王蒙兩氏那般,榮光萬丈,光照整個帝國。

“關照是肯定的,只是我揍過你曾祖父劉季,你不介意吧?”

曾浩直接開門見山,這種事放在心裡反而不美,倒不如光明正大說出來。

“劉徹剛想替曾祖父給公子賠罪,沒想到公子先提出來了。”

“如此甚好,我家曾祖父什麼樣的人,劉徹心知肚明。”

“若有得罪之地,劉徹代為賠罪。”

“公子在上,請受劉徹一拜。”

劉徹說完,便直接九十度作揖一拜道。

“他劉季犯錯,與你劉徹何干?”

“快快請起,我實在擔不起。”

曾浩連忙站起來,扶起了劉徹,接著道:“當日沛候到府中,硬要加入皇家投資團,被拒絕後,惱羞成怒,竟還敢威脅本公子,所以才會逼不得已出手教訓。”

“哎!”

“若是人人都學沛候,本公子這生意還怎麼做的下去?”

“實在是無奈之舉,劉中郎勿怪。”

說完,曾浩又補充道,不由深深嘆息。

“公子睿智,劉徹欽佩。”

“在商不參政,若公子將帝國所有重臣都吸納進去,恐難成氣候。”

劉徹也不是笨蛋,當即明白了曾浩話中的意味,十分中肯道。

“劉中郎深明大義,本公子深感欣慰。”

“畢竟此次辦差,乃陛下所託,非同小可。”

“若我們不能摒棄前嫌,共誅朝廷奸佞之徒,上有負陛下天恩,下愧對萬千黎民。”

“若能肅清吏治,還天下萬民一個朗朗乾坤,何嘗不是滔天之功。一個小小左平令事,怎配劉兄之滿腹經綸,未來廟堂,三公九卿,必有劉中郎一席之地啊!”

曾浩當然清楚,以劉徹的心胸,一個小小左平令事,根本無法滿足他。

畢竟,僅僅廷尉府,比他大的官吏,就能一抓一大把……

更別說,整個大秦廟堂。

他這個左平令事,聽起來威風,實際上,就是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吏,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