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農將目光停留在adc趙騰雲身上,“你不要學江潭那個菜雞,能C的時候就要有擔當,畢竟堂哥現在年紀大了,也不能總指望他來C。”
江靈兮在旁邊抿著嘴角偷笑,林塘撇撇嘴,懶得接話。
“這次入圍賽就是你們揚名的大好時機,我們的底線是全勝出線,至於具體能打成什麼樣子,就交給你們自己了。”
“記住,必須連勝,把氣勢打出來!”
劉雲濤同樣也跟著來了,聽著李農不倫不類的賽前訓話,很努力地剋制住了吐槽的衝動。
說到底,李農雖然在世界賽上是個“老油條”,但作為主教練,這同樣也是他第一次來到世界賽,哪能真的像看起來那麼淡定?
嘮叨一番之後,李農大概也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於是拿著自己的平板到旁邊重新去推演扳選,很有“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的覺悟。
林塘作為排麵人物,該有的排場自然是有的,很快被邀請進行了簡短的賽前採訪,然後在第一場打LCK的四號種子SSB之前播放了出來。
“雖然我們這兩三年的成績並不理想,但我自己感覺今年的狀態還不錯,既然來到了世界賽,我們的目標肯定是冠軍。”
“我和我的隊友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入圍賽是我們的第一個關卡,我們會很認真打好每一場比賽的。”
時間時光磨礪下來,林塘已經不復之前那樣跳脫,也淡去了“整活”的想法,如同言語所說的那樣,只是想認真打好每一場比賽。
在這三年裡面,為了“求變”,他做過替補,讓出過指揮權,甚至一度想要轉位置,可以說嘗試了所有能想到的辦法。
在確定了現在的隊員配置之後,經過幾次嘗試,他最終還是再次接過了最高指揮權——
這個指揮權,在不同的隊伍有不同的具體表現形式,但對於大多數隊伍來說,都不是許多觀眾一聽到“指揮”就下意識做出反應的那種指揮。
簡單來說,這種指揮權更像是一種決策權,也就是有分歧的情況下,最高指揮權的人做出決定。
比如某個時間節點,上單想要繼續帶線,隊友想要他回來,回來或者不回;又或者團戰之後是推塔還是拿龍,打龍的時候是先殺人還是秒龍,劣勢的局面是防守發育還是找機會開團……
這才是需要做決策的時候,而不是“adc你去上路吃這波兵線”“中單你來河道支援一下”“打野刷掉這波野怪去反野”之類。
隊友又不是你的提線木偶,還得你指揮一句才會動一下,你不指揮人家就掛機了?
而不同的隊員之間,因為遊戲理解、個人風格的差異,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隻能求同存異的,又因為影響比賽結果的因素的複雜性,以及不可複製、不可預知性,誰對誰錯,只有比賽結果才說了算。
因此比賽一直輸,想要尋求改變,不是你認為你對你就對的,也沒有“道理”的說法,現實擺在那裡,不是你的道理更有道理,就適合隊伍。
林塘讓出指揮權後,也曾讓隊伍走向另一個風格,也有過一段時間的成績起色,但最終證明沒辦法走的更遠,所以繼續進行調整,人員調整,方向調整……
從目前的狀況來說,當前這個NT的隊員配置,依舊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完成他作為指揮時對隊伍的要求,以及自己這邊打出來的預期效果。
在另外的一些地方,林塘也在根據不同隊友的情況進行調整。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什麼“東方神秘力量”,還是說對手強度不夠,訓練賽期間,NT還有不少在新版本里面出現的配合、執行問題,而進入入圍賽開始,這些問題似乎都在迅速地被解決。
或者說一場打“順”了之後,就都知道該怎麼去避免了。
他們沒有任何意外地擊敗了入圍賽的LCK隊伍,然後又擊敗了同一個小組的LCS隊伍,然後繼續保持橫掃,輕輕鬆鬆地全勝出線,打入小組賽。
隨著小組賽開戰,事實再次證明並沒有什麼玄學力量,入圍賽太順利確實是對手太弱。
小組賽第一場比賽,NT就遭遇了迎頭痛擊,在前期巨大優勢的情況下被來自LCS的CLG戰隊翻盤。
賽後網上輿論幾乎稱得上是爆炸,被認為是罪魁禍首,“浪沒”了比賽的中野兩人幾乎被全網罵。
除了隊員之外,還有一個十分“不科學”的解說,因為屢次精準反向預言被貼上了“我曾經相信科學”的標籤,然後又在解說比賽的時候不小心說出了“這沒理由輸”的話,同樣被殃及池魚。
這件事情一度鬧到外網都在傳“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並且有其他戰隊的隊員希望能借這位解說的“金口玉言”來給自己疊buff,一時間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