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玉雖然這樣說,但還是很期望張華過來探望。

張華在梁紅玉處於人生最低谷時,給梁紅玉帶來了溫暖。

女人常常心口不一。

不過,只想著提升武將忠誠度的張華,歪打正著,反而提升了梁紅玉的好感度。

忠誠度與好感度有關係,但不完全相關。

武將可能對君主有怨言,甚至厭惡君主,卻會忠誠於某一個勢力。

好感度更加重要。

關羽、張飛對劉備的好感度拉滿,已經超越了君臣關係,情同手足。

至於女武將的好感度,那就更加複雜。

“等到弓弩造箭院竣工,生產神臂弓,我會招募一批神臂弓兵,由你統領,討伐金兀朮。”

“公子大恩大德,紅玉恐怕難以為報。”

梁紅玉不明白張華為何待她那麼好。

張華的理由也很簡單,這可是為數不多的巾幗女將。

有名有姓的巾幗女將,比一流名將數量還稀少。

梁紅玉還有逆天的“激勵”天賦。

在梁紅玉感動不已時,不解風情的憨虎許褚闖進來,打斷二人交談:“趙破奴帶回一個漁夫,認為此人有治國安邦的才能,求見主公!”

“什麼漁夫竟讓趙破奴如此重視?”

張華相信趙破奴的眼光。

趙破奴好歹是跟隨霍去病討伐匈奴的名將,不可能平白無故舉薦一名漁夫。

唯一的可能是,這個漁夫有真才實學。

“讓趙破奴將此人帶至縣衙。梁姑娘,恕在下告辭。我聽木蘭所言,姑娘在征戰時遺失了家傳的玉佩,我已令人尋回。”

張華將打掃戰場時找到的玉佩歸還梁紅玉。

梁紅玉接過還帶著幾分暖意的玉佩,緊緊握在雙手之間,放在胸口,眼眶泛紅。

而張華已經離開,帶著許褚去見趙破奴力薦的人才。

縣衙,一個漁夫與擔任鹽縣縣令的陳喬談笑生風。

陳喬見張華到來,於是起身:“恭喜明公,此人是治國安邦之才。主公不久前才擔心文臣不足,如今王佐之才便來了。”

南唐大臣陳喬竟然也對這個漁夫稱讚有加,看來這人是有真才實學了。

而且,陳喬將此人譽為王佐之才,著實有些誇張。

陳喬可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親近大臣,給出這般評價,超出了張華的預料。

試想一下,古往今來,有幾個文臣能稱得上王佐?

“不知先生姓名?又來自哪個朝代?”

“在下范仲淹,字希文,來自大宋康定元年,時任龍圖閣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

“范仲淹……”

張華大受震撼。

這是宋朝最有名的文官之一——范仲淹!

張華最早知道範仲淹此人,還是因為《岳陽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