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村的鐵匠鋪,幾十個鐵匠熱火朝天,將鐵礦石冶煉成生鐵,再用炒鋼法煉成鋼鐵,反覆加熱、摺疊、鍛打、淬火,白氣繚繞。
目前,夏村用木炭冶鐵,設高爐,鐵爐黑煙滾滾。
為了擊敗威脅夏村的鐵浮屠,夏村的鐵匠鋪全力鍛造兵器,暫不生產農具和鐵鍋等用具。
“這十多天,我們造弓16張,弩12張,刀27副,長槍70支,箭1500支,蒙皮木盾32面,皮甲12副。”
張華任命的軍器監,向張華上報成果。
夏村自產兵器和護甲的時間太短,產量有限,夏村計程車卒兵器、護甲來自蜀軍、宋軍、柔然騎兵、八旗騎兵。
因此,夏村士卒的裝備也是五花八門。
宋朝的神臂弓、清朝的棉甲、東漢的環首刀……都可以在夏村看到。
與綠林軍約定攻打鐵浮屠的時間將至,張華集中夏村所有的兵力和裝備。
不設法擊敗鐵浮屠,如鯁在喉。
“村長大人,大陽蠻首領桓誕帶領山蠻,奉命前來我們夏村匯合,此時正在村外候命。”
“召桓誕入村。”
張華試探桓誕的忠誠。
如果桓誕不敢入村,說明桓誕對張華有所防備。
不一會兒,桓誕帶著兩個親信來見張華。
“我們大陽村有150蠻兵,我帶蠻兵120人前來,留下30蠻兵看守村莊,以免遭到流寇或者野獸襲擊。但有吩咐,可儘管差遣。”
桓誕穿著一副東晉時期的盔甲,戰意高昂。
“你們在村外稍作休整,明日出兵。”
張華與綠林軍約定攻打鐵浮屠的時間是第二天。
張華列出討伐鐵浮屠的兵力清單。
張華軍團,強弩兵50人,天賦:鷹眼。
陳午軍團,乞活軍67人,士氣98,血量120,攻擊11,防禦2.5,敏捷5.5,天賦:向死而生。
花木蘭軍團,輕騎兵70人,士氣92,血量30,攻擊7,防禦2.8,敏捷5(不算戰馬),天賦:騎射。
廖化軍團,輕步兵、蜀漢輕步兵100人,士氣91,血量21,攻擊5,防禦3,敏捷5.4,天賦:山戰、列陣。
桓誕軍團,蠻族輕步兵80人,蠻族弓箭手30人,蠻族弩兵10人,天賦:蠻力。
蔣欽軍團,吳國弓箭手113人,士氣85,血量18,攻擊4.2,防禦2,敏捷5.5,天賦:水戰。
孫尚香軍團,弓箭手80人,士氣83,血量17,攻擊4.5,防禦1.8,敏捷5.7,天賦:速射。
張華仔細統計出兵人數,包括自己,合計英雄7人,士卒600人。
按照與綠林軍的約定,綠林軍出兵1000人進攻鐵浮屠。
雙方合計1600人。
為了對付金兀朮的鐵浮屠,張華可謂是傾盡全力。
張華手底下,僅僅從軍團面板來看,陳午的乞活軍依然是主力。
花木蘭的輕騎兵,作用僅次於乞活軍。
廖化、桓誕的輕步兵擋在前方,而孫尚香、蔣欽的弓箭手,以及張華的弩兵提供遠端傷害。
總體而言,夏村已經湊齊了基本兵種,甚至還有蠻族兵助陣。
除去蔣欽的吳國弓箭手駐紮宋村,其他武將和兵力,全部在夏村。
鄉勇這種沒有多少戰鬥力的一階兵種,留守村莊。
張華在出兵的前一天,犒賞即將出徵的眾多士卒。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這些人被訓練成士卒,在這個亂世必定征戰無數,最終活下來的人,十不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