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田3025畝,而且還在開墾,至少要有萬畝之地,才能確保無憂。”

“村民已經開始播種,估計等到秋季,就可以收穫了。這將是我們在這個亂世收穫的第一批糧食。糧倉裡的糧食,外加狩獵、漁獵、採集獲得的食物,應該足以支撐到第一次收穫。”

“按照我們與村民的約定,前面幾年,收穫的糧食,五成歸村子所有,五成歸各家所有。”

“如果村民從村子借走耕牛、農具,則六成糧食歸村子所有,四成糧食歸各家所有。”

劉齊蘇向張華彙報種田的成果。

第一次收穫之前,村民的食物主要來自於狩獵、漁獵、採集獲得的獵物和野果、野菜,儘可能節省存糧。

在農田數量上去以後,有了第一次收穫,存糧增加,就不用擔心糧草匱乏了。

亂世地廣人稀,夏村所在的河谷平原別說開墾出1萬畝地,就是10萬畝、100萬畝,都綽綽有餘。

灌溉使用的河水來自於河谷中間的河流,從目前的水位來看,基本不用擔心乾旱。

“部分農田用於種植糧食,部分農田用於桑樹,因此需要的實際農田面積更大。”

“開闢魚塘和養殖場,這兩件事,也可以同時進行了。”

劉齊蘇在清點接下來的安排。

桑樹主要用於養蠶,與紡織業有關。

魚塘、雞鴨牛羊養殖可以增加肉食。

在領地人口上千以後,張華對領地進行更大規模的規劃。

至於宋村的發展,只要模仿夏村即可。

夏村一片欣欣向榮之際,夏村已經被一夥馬賊盯上。

“大哥,北岸的領主吞併了另外一座村子,現在擁有人口一千,可不好強攻啊。”

“沒想到他們發展的這麼迅速,繼續下去,這座河谷還有我們的容身之地?”

馬賊首領羅汝才眼神陰冷,覬覦夏村多時。

本來,羅汝才想要收編更多馬賊和山賊,再進攻夏村,結果夏村在這幾天,不但佔領了宋村,而且升級為二級村莊,人口更多,實力更強。

羅汝才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做些什麼了。

羅汝才可不是什麼普通的馬賊首領,而是明末農民起義軍三十六營首領之一,為人狡詐多謀,反覆無常,別號“曹操”。

“陳公臺,我的兵力不足正面攻破夏村,你給我想出一個擊敗夏村領主的萬全之策。”

羅汝才看向正在用小刀雕刻木頭的陳宮。

他要對夏村動刀子了。

陳宮漫不經心應答:“可採取圍魏救趙之策。在此之前,可派一個細作,混入夏村,探查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