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村莊之始(第2/3頁)
章節報錯
“劉齊蘇,以你的身板,萬一遇到山賊、亂兵,怕不是會一命嗚呼。不如跟著我們,還能保住性命。”
張華很快抓住這個老秀才的弱點。
劉齊蘇求之不得,連連應允:“只要給小人一口吃的就好。”
劉齊蘇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秀才,在荒郊野外就是死路一條,唯一生存下來的方式,就是找到靠山。
張華仔細觀察附近的地形,最終選在河谷平原使用建村令。
此處河谷,河水呈東西走向,張華估摸著東西縱橫至少百里,南北寬度大約幾里到二十里不等。
這樣的規模,已經足夠建立一座百萬人口的城池。
張華還不敢奢望能將村莊升級成為城池。
要是不巧碰到幾萬人的軍隊,估計整座村莊都會被推平。
村莊級別的實力,在幾萬人的軍隊面前,就是個笑話。
想要在亂世生存壯大,那就要經營領地,就要種田。
有糧才有兵,有兵才能擴張。
因此,種田才是王道。
張華髮現自己想多了,思緒回來。
“劉老,你是怎麼來到此地的?”
張華取出建村令,與劉秀才閒聊。
劉齊蘇心有餘悸:“小人與村裡的人正被韃子騎兵追殺,莫名其妙就來到了此地。剛才那夥騎兵,就是追殺小人的韃子。”
怪不得那夥八旗騎兵如此兇狠,原來真的是明末的八旗兵。
那個時候,八旗騎兵正處於巔峰,野戰無敵,明軍在薩爾滸之戰、松錦之戰被八旗擊潰。
廖化也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碰到巔峰八旗。
“村裡的人?你是說附近還有流民?”
“是的,他們逃到了林子中,小人年邁,跟不上他們,因此落在了後面。”
“多少人?”
“百來號人。”
好傢伙,張華終於知道第一批流民的蹤跡。
“叮!您消耗了建村令。請為您的村莊命名。”
“夏村。”
“叮!您的領地獲得行政木屋一座,茅草民宅二十座,中型木製糧倉一座,建築圖紙若干。”
轟隆隆……
河流附近的平地突然一陣搖晃,一座行政木屋、一座糧倉、二十座茅草民宅拔地而起。
廖化、劉秀才目瞪口呆。
張華卻面無表情。
行政木屋只是一座小木屋,以後就是自己處理內政的地方了。
茅草民宅是簡陋的茅草屋,也就勉強可以遮擋風雨。
張華可以看到村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