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佛系皇帝蕭衍(第3/3頁)
章節報錯
此時蕭衍聽聞故人求見,不禁動容。
“我聽聞陳慶之此時效力於大夏軍隊。”
“正是。”
“備馬,我要在兩軍陣前,與之堂堂正正相見,以免劉裕懷疑。”
蕭衍依附了宋武帝劉裕,而陳慶之投奔張華,君臣各為其主。
蕭衍的親兵立即備好戰馬,蕭衍帶著一隊親兵,來到宋軍與夏軍對峙的戰場,應約相見。
陳慶之只帶著副將馬佛念,與蕭衍在兩軍陣前相見。
陳慶之見到故主,恭恭敬敬地下馬,行臣子之禮:“臣陳子云,蒙受君恩。此時再見陛下,三生有幸。”
蕭衍也有些激動地扶住陳慶之:“沒想到時隔多年,還能再見到子云你啊。如今我已並非君王,專精佛戒,四大皆空,你不必再行君臣之禮。要是有朝一日,我們能夠再次對弈就好了。”
“……”
陳慶之見蕭衍雙鬢花白,此時蕭衍已經年邁,迷信佛法。
梁武帝蕭衍建立南梁,一度勵精圖治,局勢承平,史稱“梁武中興”,又多次組織北伐,雖然戰果不大,也算與北朝有來有回。
但蕭衍晚年,怠於政事,又沉迷修佛,縱容王侯子弟,釀成侯景之亂,南梁沒有多久就滅亡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據說,南梁蕭衍統治時期,寺廟就達二千八百六十四座,僧尼八十二萬餘人。
陳慶之知道自己死後,蕭衍沉迷修煉,南梁很快衰亡,所以陳慶之對蕭衍的感情複雜。
曾經,蕭衍意氣風發,英明神武,旨在統一天下。
但隨著年紀衰老,蕭衍也怕有朝一日,化作一抔黃土,於是修行佛法,想要成佛,長生不老。
身處亂世,大興土木,修建沒有產出的寺廟,讓寺廟吸納了八十萬青壯勞動力和大量金銀財寶,對南梁的國力是很大的損耗。
以蕭衍目前的性格,蕭衍實際上已經失去了逐鹿中原的雄心壯志。
相比之下,年輕的張華,更有幹勁。
蕭衍沒有了諸侯的身份,如今只是劉裕的一員部將,而且還相當佛系——真正意義上的佛系武將……
“如果陛下率兵臣服於大夏,非但可以保住性命,還能拜為王侯。”
陳慶之開始遊說蕭衍倒戈。
陳慶之不願與蕭衍兵戈相向,所以想要直接招降蕭衍。
蕭衍搖頭:“眾將士的家眷,此時正在襄陽城,一旦叛亂,家眷頭落地,恐怕我有心無力。”
“看來劉裕並非沒有防備。”
陳慶之見招攬故主蕭衍失敗,於是與蕭衍談起往事,唏噓不已。
劉裕身為霸主,在擊敗荊南諸侯之後,不可能沒有防備,蕭衍只是掛著這一支五萬人的梁軍主將的頭銜,實際上兵權已經落入了劉裕手中。
“蕭衍和陳慶之在商議什麼?”
劉裕帶著眾多武將,目睹己方武將蕭衍,與敵方武將陳慶之,在兩軍陣前交談了幾個時辰,不禁懷疑蕭衍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