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末將生擒敵將堯雄!”

這一員猛將傲視眾多唐軍將領,甚至蔑視高思繼、蘇烈等武將,也就認為尉遲敬德能與自己一較高下。

“守敬,此戰你立下首功,等拿下關中,封你為上柱國。”

李世民見麾下猛將生擒北齊軍驍將堯雄,龍顏大悅,於是承諾提拔此人為上柱國。

李世民收起寶弓,他憑藉精湛的箭術,射殺了上百名夏軍將士,與尉遲敬德,奪下夏軍一座關隘。

房玄齡在一旁感慨道:“隋將裴仁基之子裴行儼,果真有萬夫不當之勇,每有攻戰,所向披靡,不知他與關羽、張飛相比,孰勝孰負。”

裴行儼與其父裴仁基本來是隋朝名將,早年跟隨隋末大將張須陀,討伐隋末農民起義軍瓦崗寨,後來遭到朝廷派來的監軍陷害,投靠了李密的瓦崗寨,與秦瓊、程咬金、羅士信,成為瓦崗寨四大猛將。再後來,王世充擊敗李密,裴仁基、裴行儼又投靠了王世充,最終因為謀反被王世充殺了。

裴仁基、裴行儼父子在這個世界,流落在雁門,建立領地,攻城略地,被李世民擊敗後,知道李世民在唐軍之中,威望極高,不會輕易擅殺功臣,於是率兵投靠李世民。

裴行儼也成為李世民麾下一員猛將。

不僅如此,裴行儼之弟裴行儉,也是大唐名將。

百里石大戰,裴行儼憑藉一對八稜梅花亮銀錘,重創並且生擒了北齊名將堯雄,威震唐軍、夏軍!

“真乃猛將也!”

白馬銀槍高思繼,對銀錘裴行儼也相當忌憚。

不少唐軍武將向裴行儼投來羨慕又忌憚的眼神。

唐軍的名將數量眾多,這些唐軍武將相互爭功,此時被裴行儼立下首功,不免被部分唐軍武將嫉妒。

李世民對待功臣還是很寬鬆的,不只是封侯,功勞大的人,還能封為公,比如衛國公李靖、英國公李績、趙國公長孫無忌、梁國公房玄齡……

對待功臣慷慨,這也是不少武將願意為李世民效忠的原因。

當然,李世民不怎麼喜歡殺功臣,是因為李世民在軍隊中的威望太高了,不用擔心武將功高震主。

房玄齡對李世民說道:“陛下,攻下上黨,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了,可分兵扼守各處山道,一來防備劉秀的漢軍來襲,二來防備位於河洛的夏軍奪回上黨,然後陛下率領王師,前去河東,與李藥師匯合,攻下河東,直取關中,成就帝業。到時候,光武帝劉秀也不是陛下的對手了。”

“一切按照原定計劃進行。”

李世民有房玄齡、杜如晦出謀劃策,一切按部就班。

迄今為止,房玄齡、杜如晦的謀劃,還沒有出現大的紕漏。

唐軍傳檄四方,上黨郡各座城池因為堯雄兵敗,對方又是在古代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所以各座城池望風而降。

房玄齡、杜如晦立即著手更換官吏,安插大唐官吏,控制上黨郡各座城池,設法消化上黨郡,將上黨郡徹底變成自己的地盤,以免將來上黨郡發生叛亂。

“六扇門負責清理上黨郡的錦衣衛、夜不收。”

李世民指使建立的情報機構“六扇門”,負責對付張華設立的情報司錦衣衛、夜不收,徹底清除張華在黃河以北的影響力。

李世民的勢力可怕之處就在於,李世民的勢力相當全面,幾乎與張華建立的大夏擁有相似的配置,不但有文臣武將、高階兵種,還有足以與錦衣衛抗衡的六扇門,捕風捉影,避免被錦衣衛破壞。

上黨郡失守的訊息傳至夏城、長安城,河洛、關中二地震動!

夏軍從未經歷過如此敗績,夏城、長安城不禁人心惶惶。

所幸,河洛、關中是張華經營最久的兩塊地盤,民心、治安極高,還不會因為上黨郡失守而爆發叛亂。

曹劌率領十萬將士,在河陽城接應逃亡至此地的段韶、高長恭、彭樂的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