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吳起、李靖對決!(第3/3頁)
章節報錯
此次出兵,主將並非是李存勖,而是李靖。
“吳起、信陵君皆是古之名將,他們屯兵二十萬於玉璧。我們有四十五萬兵力,想要圍困玉璧城,讓吳起無法出兵截斷糧道,至少需要30萬兵力。分出15萬兵馬,進入關中,攻打有20萬人防守的長安城,無疑是火中取栗。我們有更好的方法,不必如此冒險。”
李靖認為分兵過於冒險,於是按部就班,圍攻玉璧城。
李存勖見李靖有自己的看法,也不多提意見,而是督促河東的工匠建造攻城器械。
李世民對河東的鴉兒軍頗為失望,讓李靖負責攻打河東,李存勖負責配合即可。
唐軍工匠修建大量投石機、攻城塔,又在高垣下方堆砌土山,在土山上修築箭塔,鳥瞰全城。
期間,吳起的魏武卒沒有主動出城襲擊唐軍,因為吳起找不到唐軍的營地的破綻。
“聽說李靖此人,擅長奇襲,出奇制勝,但為何如此沉穩?”
吳起初步判斷李靖會出騎兵,襲取關中,但李靖帶領唐軍來到玉璧城下之後,按部就班攻城,讓吳起還以為自己在與穩健的王翦對弈。
“不對,此人既然擅長出奇制勝,採取這種穩健做法的可能性太小,他到底在想什麼?”
吳起在無形間,已經開始與李靖交鋒,在揣測李靖的用意。
每一個名將都有他們各自的用兵風格,比如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風格就是沉穩到可怕,防守反擊。
李靖的風格是出奇制勝,卻採取了與王翦一樣穩妥的做法,讓吳起不禁懷疑李靖的用意。
“憑藉對方的用兵風格來發現對方的異樣……吳起也是個可怕的傢伙。”
信陵君沒有發現李靖有什麼不對勁之處,但吳起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難道他們的第一步,並非攻打河東?!”
吳起突然靈光一動,想到了李靖的用意。
“不可能,如果對方首要目標不是河東,那麼會是哪裡?”
信陵君見吳起突然失神,做出驚人的推論,難以置信。
表面上吳起與李靖在玉璧城對峙,但兩人卻在縱覽全域性!
真正的超一流統帥,目光絕不僅在於戰術上,而且在戰略上!
“如果我所料不差,唐皇李世民,可能會帶兵襲擊上黨郡,盡奪我們在黃河以北的領地,然後再全力進軍關中。通知錦衣衛、夜不收,不計代價,通知上黨守將堯雄、段韶、高長恭等人,建議他們提高戒備。如果實在無法堅持,則設法撤出上黨地區,儲存實力!”
吳起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智謀,推斷出李世民的戰略,於是立即命令玉璧城內的錦衣衛、夜不收從北山地道冒死突圍,向駐紮在上黨郡的堯雄的20萬人的軍團示警。
吳起也聽說過了,李世民是歷朝歷代,用兵能力最強的幾個皇帝之一,要是李世民真的按照他的推測一樣,讓李靖帶兵牽制玉璧城的吳起軍團,而親自率領玄甲軍等唐軍精銳進攻位於太行山的上黨郡,那麼堯雄軍團,不見得可以擋住李世民的唐軍主力!
“這次的敵人,也未免太強了。這就是後世最強盛的王朝之一嗎?”
還沒有與唐軍交戰,信陵君已經汗流浹背。
當初張華進軍關中時,唐玄宗建立的秦川大唐,一度是張華遇到的最強大的勢力,而李世民建立的幷州大唐,實力十倍於唐玄宗的秦川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與李靖、李績一樣的統帥,號稱大唐三李。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