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入關,入關!(4000字)(第3/4頁)
章節報錯
完顏阿骨打專門安排一隊女真士兵,看守趙構,讓趙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趙構已經知道了,趙匡胤、趙光義就在關內,要是讓老祖宗看到自己如此窩囊,趙構還不如死了算了。
遼軍、金軍、清軍,延綿上百里,佈滿了遼西走廊。
劉秀的東漢軍在遼西走廊佈下的斥候,點燃烽燧的狼煙,各座烽燧狼煙滾滾,迅速將訊息傳至千里外的幽州城。
“遼東之兵要入關了。”
“必須將他們攔截於關外!”
東漢軍將領開始動員,一支支漢軍向幽州城集結,開始北上,阻擋遼、金、清三支兵馬南下。
西域,亞歷山大、冒頓、阿史那土門、蘇祿等梟雄,在西域各座城邦募兵,集結百萬兵馬,向玉門關進軍。
亞歷山大的軍隊之中,還有少量波斯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埃及人。
亞歷山大的部將塞琉古統帥從印度買來的一千頭戰象,在亞歷山大的大軍之中,顯得極其引人注目。
“將士們,把東方當作自己的故鄉,我們已經無法回頭了!”
亞歷山大帶來西征的馬其頓士兵已經所剩無幾,他招募的大多數是東方的軍隊,此時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東征,別無選擇。
冒頓的匈奴騎兵、阿史那土門的突厥騎兵、蘇祿的突騎施騎兵,漫山遍野,從四面八方,向玉門關匯聚。
玉門關,守將張議潮、任囂、趙佗,得知西域百萬大軍集結,立即向長安城告急。
玉門關現在的守軍數量,大約在30萬人左右,無法抵擋幾大梟雄的百萬雄師。
“是時候結束西域之事,收復失地了。”
張議潮身為歸義軍首領,一直惦記著收復西域。
西域幾大梟雄傾巢而出,雖然是一次危機,但如果應付的好的話,也是收復西域的機會。
亞歷山大西路大軍,鐵木真的中路大軍,完顏阿骨打的東路大軍,兵分三路,攻擊邊塞,邊塞烽火四起,狼煙遍地。
關內諸侯還在大打出手,邊塞又連續告急,萬分危急。
長安城,張華坐在龍椅上,下方的兵部大臣們稟報遊牧大軍的進展。
“鐵木真的首要目標應該是雁門、陰山一帶,戰火可能會波及賀蘭山。鐵木真完全可以分出一支騎兵,與亞歷山大合力攻取河西走廊。”
“雲中的拓跋鮮卑部落已經背棄了李世民,選擇依附鐵木真,出兵與鐵木真的遊牧大軍配合,攻打雁門。雁門還有一支唐軍駐守,但依照鐵木真、拓跋珪的強勢,這支唐軍守不了多久。”
“遼帝耶律阿保機、金帝完顏阿骨打、清帝皇太極,三部兵馬,出兵攻打燕雲十六州。這三部兵馬,以完顏阿骨打為首。”
“亞歷山大正在沙州集結兵馬,旨在攻打玉門關,玉門關連續七次告急。”
三年時間,錦衣衛、夜不收兩大情報司,已經遍佈各個部落,收集情報,所以鐵木真、亞歷山大、完顏阿骨打各部兵馬的動向,錦衣衛、夜不收兩大情報司都一清二楚,及時向張華稟報這些部落大軍的一舉一動。
“鐵木真、完顏阿骨打,暫時有劉秀、李世民為我們擋著,先破亞歷山大,收復西域。”
張華沉思一會,做出了先敗亞歷山大的決定。
張華之所以留著李世民、劉秀在黃河以北,就是為了讓他們首當其衝,與鐵木真、完顏阿骨打等關外的梟雄相互消耗。
劉秀、李世民在黃河以北交戰多年,都想要互相吞併對方,盡佔黃河以北的土地,但連年大戰,損失不小,尤其李世民的領地縮水了大半,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阻擋鐵木真。
而且劉秀和李世民還在交戰,這也是鐵木真選擇的最佳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