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之戰開始(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韓信、嬴蕩統帥百萬兵馬伐蜀,這一訊息傳至巴蜀,巴蜀的西漢軍無不震恐。
秦末,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從漢中進攻關中。
然而這一次情況截然相反,韓信從關中、涼州兩個方向, 揮師入蜀。
兵仙韓信的威名,劉邦的部下週勃、曹參、樊噲、蕭何、陳平、周亞夫、李廣等人,無不聽過。
就連劉邦知道韓信投靠張華之後,都寢食難安。
韓信是隊友時,周勃、曹參、灌嬰等武將還沒有那麼強的壓迫感,但一旦韓信成為敵人, 下定決心對付他們,那麼這些漢軍將領, 也與劉邦一樣,吃不下飯。
“韓信的百萬兵馬,大致分成了三路。西路軍,出狄道,攻打沓中,中路軍,走祁山道,攻打白水關。這兩路兵馬的兵鋒,直插成都。東路軍分為兩路,走陳倉道、褒斜道,進攻漢中。”
“韓信的兵勢呈現鯨吞虎據之勢,這下難守了。”
周亞夫奉命防守漢中,面對韓信的百萬兵馬,周亞夫壓力山大,頻頻調兵, 增加劍閣、陽安關、江油關等關隘的守軍數量, 利用險峻的地形和雄關,阻擋韓信的攻勢。
韓信的大軍, 有鄧艾、高仙芝這種武將,他們無形山地地形,可以強行軍,披荊斬棘,所以巴蜀的山地,對他們的兵馬,不利影響有限。
王平、魏延更是熟悉漢中的地形,所以被張華調來幫助韓信進攻漢中。
韓信自己也對漢中的地形,瞭如指掌。
百萬兵馬進入狄道、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等山道,戰馬如雲,長戈如林,夏軍的旌旗獵獵作響。
南陽郡,被任命為徵南大將軍的孫策,與軍師將軍周瑜,負責征討荊州的宋武帝劉裕。
張華調遣重兵伐蜀,劉裕、朱元璋必定不會坐以待斃,會出兵問鼎中原,所以張華乾脆全線採取攻勢, 讓孫策、周瑜、謝玄在南陽郡練兵。
三年,孫策、周瑜、謝玄, 籌備好了討伐荊州的百萬大軍。
張華要全線突破長江防線,取得天下。
至於黃河以北的劉秀,張華還不能動,因為關外的草原鐵騎,隨時可能南下。
韓信兵分三路伐蜀,聲勢浩大。
但在張華更加宏大的戰略版圖上,韓信只是其中一路兵馬,為西路軍。
孫策為中路軍統帥,謝玄為副帥,周瑜、謝安為軍師。
中路軍的骨幹是孫策的吳軍團、謝玄的北府軍。
本來張華打算任命孫堅為主帥,但孫堅執意辭讓,不想以國丈的身份再立下功勞,以免遭人嫉妒,於是將主帥的位置讓給了長子孫策。
孫堅在孫策的吳軍團,也想要見識一下自己的長子,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是否長了本事。
另外,孫策立功,與孫堅立功,沒有多大的區別。
孫策的吳軍團,有周瑜、魯肅、呂蒙、太史慈、孫堅、孫權、程普、黃蓋、韓當、祖茂、蔣欽、凌操、諸葛恪、淩統、朱治、呂範、賀齊等人……可謂是人才濟濟,名將如雲,幾乎湊齊了東吳的巔峰陣容,極其震撼。
吳軍團即使拆分成兩個軍團,也不缺少統帥和謀士。
謝玄的北府軍,也是元老級的軍團了,為張華勢力立下赫赫戰功,張華對謝玄的能力也極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