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從各個州縣選拔出來的百名良將來到王城,覲見夏王張華。

張華公開稱王,為將來稱帝做準備。

張華已經令各大謀臣,做好了平定天下的部署,招兵買馬,勵精圖治。

張華一改之前的作風, 積攢國力,準備最後一輪擴張,掃滅剩下幾個梟雄。

隱居在張華領地的一些武將,知道這可能是最後立功的機會,於是紛紛從軍,參與統一天下的大戰。

還有一些武將, 並非是為了功名,而是眼見天下諸侯,經過多年角逐,關內最終只剩下了七大諸侯,到了統一的重要關頭,所以這才出仕。

佔據關中、中原、西涼、山東的張華,佔據幷州的李世民,佔據河北的劉秀,佔據巴蜀的劉邦,佔據荊州的劉裕,佔據徐州的范增,佔據江東的朱元璋。

至於其他小勢力和山賊流寇,不足為慮。

在七大霸主面前,其他小勢力,只是以卵擊石。

其中,張華佔據的領地最大。

當然, 劉秀、朱元璋這些君王也不是好惹的, 所以張華才會不留餘力地招攬領地內所有隱居的名將, 無論是用名利,還是用大義,都要讓他們為自己效力。

張華頒佈的招賢令,確實起到了效果。

至少有一百名將才,毛遂自薦,從各州縣脫穎而出,聚集於長安城。

張華帶著眾多文臣武將,前來選拔人才。

最近難得平靜無事,張華有了閒暇,這才有時間選拔將才。

上百名將才站在比武臺上,不乏氣息強大者,傲視眾人。

這些將才有些是名將,還有一些是史上無名的將領,但在他們各自的朝代,他們都是一方將領。

不是所有將領都有機會在史書上留名,但他們也確實有一定的能力。

這些將領,按照慣例,抽籤尋找對手,進行切磋,展示各自的武藝。

第一對武將登臺,兩人氣勢洶洶, 並非尋常人物。

其中一人有豪傑之氣, 另外一人則虎背熊腰、身材雄偉。

豪傑武將抱拳說道:“在下晉朝鎮西將軍祖逖,之所以出仕,乃是為了儘快統一天下,以免生靈塗炭。”

“聞雞起舞的祖逖?”

“這可是一個忠義之士。”

“原來是為了儘快統一天下,解救萬民於水火,所以祖逖才會放棄隱居。”

張華的眾多部將們聽到豪傑武將的來頭,交頭接耳。

祖逖是東晉名將,在五胡亂華期間,中流擊楫,率部北伐中原,收復黃河以南不少領地,但被東晉朝廷忌憚,最終祖逖憂憤病逝。

祖逖與謝玄的遭遇倒是有七八分相似,都被司馬氏的東晉朝廷給坑了。

祖逖還是聞雞起舞的主人公,奮發圖強,立志報國,是一員忠義的良將。

祖逖一直在隱居,不插手各大諸侯之間的不義之戰。

但張華有統一天下的傾向,祖逖為了儘快結束亂世,於是也主動出山,打算相助張華,儘快統一天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少出仕的武將,都是抱著與祖逖一樣的目的。

當然,也有一些膽小的武將,擔心在亂世征戰,戰死沙場,直到天下的形勢逐漸明朗,這才出仕,投靠勢力最大的一方諸侯。

祖逖自我介紹以後,與祖逖切磋的猛將也自報家門:“在下大隋史萬歲!”

“史萬歲!?”

“此人乃是大隋猛將,為人勇猛兇悍,曾在與突厥人交戰時,陣斬突厥勇士,突厥大驚失色,因此潰逃,這下祖逖要遭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