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知道沈萬三的書信中提及了三個活躍在西域的草原雄鷹, 但不意味著西域的敵人就只有這三個人。

關內的皇帝數以百計,關外遊牧部落的首領,也是數以百計,說不定活躍在西域的各種單于,原本就有上百人,這些單于或者可汗,要麼戰敗被殺, 要麼投靠了實力更加強大的單于。

張華在村落階段,還殺了匈奴的伊稚斜單于。

“西域現在就是一副爛攤子, 但能夠吃下西域的人,可以收編安西軍、歸義軍。如果將拯救西域視為一樁買賣,必須衡量其收益和成本……”

張華的思維, 與作為巨賈的沈萬三,實際上是一致的。

只要收益大於成本,包括機會成本, 那麼這樁買賣,絕對可行。

“屬下只是擔心,等我們擊敗秦軍,或許西域已經完全淪陷於胡虜的鐵蹄之下。”

王守仁根據推演,認為僅僅憑藉安西軍、歸義軍的兵力,擋不住西域各個部落的反噬。

除非漢軍將這些部落徹底打服了,它們才不會跟著亞歷山大搞事情。

“然而,河西走廊被秦軍牢牢控制,我們的兵力,難以透過河西走廊。這是一個死局。”

張華想到河西走廊還在秦軍的控制下。

如果想要擊敗秦軍,至少需要一年半載,甚至是更長時間。

等到那個時候,或許亞歷山大與草原三巨頭,已經霸佔西域,到時候在西域沒有補給點,更加難以遠征西域。

漢唐時期,西域不是沒有失守過,每一次失守之後,想要奪回西域,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投靠了張華的野利兄弟對視一眼,最終野利旺榮向張華獻出一計:“在賀蘭山的西北千里處,有一座黑水城,原本是李元昊留下的後路。李元昊計劃若是戰敗,可透過黑水城,前往西域或者漠北。可以將黑水城作為中轉點,繞過河西走廊和玉門關,從北方,直接抵達西域的伊州。”

“哦?”

張華對收服野利兄弟帶來的收穫感到意外。

一直以來,張華以為只有河西走廊這一條路可以通往西域,但遊牧部落在漠南、漠北來去自如,路線比想象中更多。

這些不同尋常的路線,也意味著要透過更加惡劣的地形,野利旺榮推薦的行軍路線,肯定不如河西走廊這麼輕鬆。

野利旺榮說道:“經黑水城,前往伊州,必須是騎兵,一個騎兵攜帶兩匹戰馬,配備馬鞍、馬轡和切碎後用皮包裹的羊肉與鹽,還有水囊……。除了在黑水城可以獲得一次補給之外,其他時候,基本上都是在行軍途中。”

“必須分出一支騎兵麼……”

張華開始思考派去支援歸義軍的騎兵將領人選。

野利兄弟推薦的路線,確實可行,但路途艱苦,還要在中途攻克黑水城,難度不小。

根據張華所知,大約有兩三萬西夏殘兵,逃往黑水城,不知所蹤。

張華本不打算派兵攻克黑水城,如果要繞過河西走廊,以騎兵支援西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那麼必須要攻克黑水城了。

張華還不知道的是,逃往黑水城的兩萬西夏殘兵,已經被蒙古人吞併。

而現在駐紮在黑水城的,是蒙古帝國的哲別、赤老溫兩員大將。

西北的局勢,各個勢力犬牙交錯,比中原地區還要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

“何人願意前往西域,支援歸義軍?”

“末將請求出戰!”

無論馬超,還是陳慶之,甚至是剛加入的蘭陵王高長恭,全部毛遂自薦,請求出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