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保鮮卑還是在高長恭手底下,能夠最大限度發揮百保鮮卑的戰力。

“主公,有幾個人,聲稱是巨賈沈萬三的下人,他們從玉門關以西回來,求見主公,有要事相告。”

張華進入天水郡之後,沈萬三此前派遣的使節,這個時候也順利找到了進入涼州的張華。

張華倒是想起來了,沈萬三致力於打通絲綢之路,已經冒險前往西域,與此同時,在為張華收集有關西域的情報。

在征服西涼之後,西域就會與張華的領地接壤,也是一個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沈萬三的商隊,可以視為張華的斥候小隊。

“西域諸國,因為人口不多,實力弱小,應該不成氣候,最多是盤桓在當地的匈奴、突厥人比較麻煩,不至於出現什麼亂子吧……”

張華認為西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出於穩健考慮,還是專門召見沈萬三遣回的僕人。

以沈萬三的格局,不會因為一些瑣碎的小事就來向自己稟報,多半是一些不得了的大事情。

“小人乃是沈掌櫃僱傭的下人,這是掌櫃讓我們呈給大人的書信。”

風塵僕僕的下人將沈萬三的書信雙手呈上。

張華粗略瀏覽了一遍沈萬三令人帶回的書信。

“來自西方的蠻夷亞歷山大,與西域的匈奴人、突厥人勾結?”

“盛唐安西軍?晚唐歸義軍?!”

“趙雲?!”

張華被沈萬三令人帶回來的情報徹底震撼。

本來張華認為西域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不曾想西域已經演變成了幾十萬兵力級別的大型會戰!

而且西域名將如雲!

西域的人口密度確實很低,可耕種和放牧的土地有限,但架不住面積廣袤,總人口還是不少,如果有人整合西域的兵力,入寇西涼,那麼還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漢朝為了與匈奴爭奪西域,保證絲綢之路的穩定,可是湧現出了班超、陳湯等一批名將。

最讓張華意想不到的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遠征軍,竟然出現在天山,還在與安西軍、歸義軍兩支唐朝的精銳軍團交戰。

“難道亞歷山大的遠征軍是在征服印度的途中,穿越到這個世界的中亞?再加上高仙芝的安西軍將勢力範圍擴張至中亞,與亞歷山大爆發衝突,最終讓亞歷山大發現,在遙遠的東方,還有更加富庶的土地……”

據說,前327年,亞歷山大在征服波斯之後,揮軍越過開伯爾山口,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北印度。

張華有理由懷疑亞歷山大是在東征印度的途中穿越,這樣一來,亞歷山大的年紀,還有馬其頓軍團的人數,都能夠對上。

亞歷山大的軍隊只有少數是馬其頓人,多數是從東征途中收服的其他文明計程車兵。

亞歷山大的做法,與東漢班超控制西域三十六國一樣,以夷制夷,只有少量嫡系兵馬,以僕從軍為主力。

“如果只有亞歷山大一支軍隊,他未必是秦王政在西涼建立的秦國的對手,秦銳士完全不怕馬其頓方陣。但如果加上匈奴、突厥、九姓鐵勒這些亂七八糟的部落,那就不好說了,這些部落強大的時候也足以令一個封建帝國頭疼……”

張華看向王守仁:“伯安,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