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度使大人,西州城,已被敵軍重重圍困,敵軍數量,恐怕有幾十萬人之巨……”

張議潮與班超來到西州東邊五十里地外的一座村莊時,亞歷山大和匈奴人、突厥人的聯軍,已經過了天山,包圍歸義軍領地內的西州城。

“匈奴人、突厥人一向與我們歸義軍為敵,他們一旦有機會洗掠我們的城池,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張議潮率領的歸義軍,與匈奴人和突厥人頻繁交戰,知道匈奴、突厥,不會放過擊敗歸義軍的機會。

“我與疏勒等部落的首領認識,或許可以拉攏疏勒等部落,棄暗投明。但非我族者,其心必異,不能對他們抱以期待。最好還是要得到來自關中或者涼州的援軍。在此之前,還請將吾妹護送至關中扶風郡,以避開戰亂。”

班超臉色始終陰沉,認為擊敗這夥胡人的機率不大。

這裡的西域與東漢時期的西域不同。

東漢時期的匈奴衰落,西域三十六國兵力不算強大,只要設法合縱連橫,再加上大漢的國威,足以收服西域各個國家。

但這個世界不同,西域有來自歷朝歷代的梟雄,僅僅是匈奴單于、突厥可汗,就有十幾個,還有樓蘭王、車師王、龜茲王等西域小國的國王。

匈奴單于、突厥可汗,比起樓蘭王、龜茲王等西域小國的國王要難以對付,兵力也更加雄厚。

張議潮說道:“那個來自關中的巨賈沈三,似乎還比較可靠,他或許可以幫助汝妹,在關中定居。”

“有勞了。”

班超在處理了班昭這一件事後,換上盔甲, 與張議潮前去為西州解圍。

班超也知道,僅僅憑藉張議潮在沙州募集的兩萬新兵和集結在西州外圍的三萬歸義軍, 一共五萬歸義軍, 難以為西州解圍。

西域聯軍,馬其頓士兵可能還不到三萬, 但匈奴人、突厥人,超過了10萬人,甚至超過了20萬人。

歸義軍、安西軍,必須獲得關內的援軍, 才能收復丟失的領地。

但有些事,明知不可為, 而必須為之, 此乃大義。

“敵雖數十萬, 我等往矣!”

班超、張議潮, 率領五萬歸義軍, 冒著風沙, 強行支援西州城。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沙州城, 一隊歸義軍強行護送班昭,在沈萬三的安排下, 前往關中。

“如果可以出兵幫助歸義軍, 那麼完全有機會收服歸義軍。這樣一來, 就能盡有沙州、瓜州、庭州、伊州、西州等幾座西域重鎮……”

沈萬三意識到這是收服歸義軍的機會,託人將書信送回關中, 轉告張華。

歸義軍好歹有十幾萬將士,控制的人口超過了上百萬, 又熟悉西域的地形,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如果收服歸義軍, 張華的勢力範圍可以推進至西域。

歸義軍將來也可以用於保護絲綢之路。

……

天水郡與北地郡的交界處,張華帶兵進攻秦國的天水郡。

為了擊敗秦國,張華將在長安城關押的蘭陵王高長恭帶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