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恭臣服於李世民之後,對於李世民的調令,不敢不從,而且李世民名望極高,劉仁恭打從心心無法違抗李世民的命令。

“我等遵命。”

高思繼、元行欽、單廷珪,都是劉仁恭的燕軍猛將,收到調令,清點五萬燕軍,向幷州進發。

燕軍旌旗招展,白馬銀槍高思繼扛著長槍,戰意高昂。

元行欽、單廷珪都是燕軍驍將,氣勢洶洶。

燕昭王姬職也派出五萬燕軍,受制於李世民。

各個依附於李世民的勢力派出的兵馬,按照李世民的部署行軍。

馬邑,李世民在與劉秀劃分勢力範圍之後,帶兵返回幷州。

“陛下,各路兵馬正在向幷州匯聚。關中乃是龍興之地,只要佔據關中,北連幷州,可奪天下。”

房玄齡、杜如晦兩大謀士,追隨在李世民左右,為李世民出謀劃策,謀定天下。

“劉秀按兵不動,我們也不可傾盡全力,否則會讓劉秀漁翁得利。”

“待各路兵馬集結之後,按照約定的時間,攻打關中。”

李世民坐在馬車內,一邊閉目養神,一邊下達命令。

光武帝劉秀沒有加入合縱軍,即使李世民都要防備劉秀一手。

各個諸侯相互勾心鬥角,沒有那麼簡單。

劉秀勢力也有荀彧、荀攸、沮授、田豐等謀士,他們在為劉秀出謀劃策。

而這一次六國合縱,無論成敗,改變的是天下的格局,不可有失。

追隨李世民返回幷州的,還有唐軍將領尉遲敬德、薛萬徹、李存孝等人。

唐軍的旌旗連綿數十里,披堅持銳,唐軍主力全部裝備明光甲,長槊如林。

最精銳的玄甲軍護衛在李世民的車架左右,玄甲漆黑,吞噬周圍的光線。

李世民的唐軍,在這個世界,未嘗敗績!

迄今為止,只有劉秀的漢軍與李世民的唐軍打成平手!

一支夜不收小隊來到句注山上,俯視下方回師的唐軍。

“不愧是盛唐的大軍,裝備精良,身經百戰,隔著這麼遠的距離,都能感受到滔天的殺氣。”

“李世民的玄甲軍所到之處,無不披靡,不知道吳起的魏武卒,是否能夠擋住玄甲軍的兵鋒?”

“劉秀按兵不動,李世民定然不敢將全部兵馬用於攻打關中,否則劉秀可能會襲擊李世民的領地。對我們而言,這是唯一的好訊息。”

“設法弄清唐軍的部署。”

“是。”

夜不收小隊消失在句注山。

而各地的唐軍,還在不斷集結……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