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3/3頁)
章節報錯
呂蒙的邏輯大概是,白衣渡江的是中年的呂蒙,與他年輕時期的呂蒙有什麼關係?
現在沒有了蜀國和吳國之間的荊州利益之爭,兩人並不是敵人。
關羽正滿腔怒火,聽到呂蒙的解釋,像是洩氣的氣球,怒意消散,一時間竟然有些迷茫。
如果眼前的呂蒙是白衣渡江時期的呂蒙,那麼關羽不介意一刀將其斬殺,但正如呂蒙所言,此時的呂蒙,與關羽無冤無仇,關羽殺之,不符合道義。
“唉,物是人非,往事如煙。”
關羽長嘆,氣勢內斂,不再咄咄逼人。
見到故人,關羽的心境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張華暗中捏了一把冷汗。
要是關羽一刀劈了呂蒙,必然會得罪於孫堅、孫權父子,張華難以協調蜀漢和東吳兩個集團的關係。
還好關羽放下了大半的心事。
對於關羽而言,或許放下往事,也是一種成長。
不過,張華可以看到呂蒙的才思敏捷,現在的呂蒙,已經不是一員莽將了,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消除了與關羽的矛盾。
張華嚴重懷疑呂蒙擁有與花木蘭一樣的精神天賦“學習”,所以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屬性。
“策兒何在?”
孫堅還沒有意識到關羽、呂蒙二人差點擦槍走火,他在意的是孫策的下落。
在孫堅看來,孫策是最像自己的兒子。
“孫伯符鎮守宛城,防備荊州之敵。”
“荊州啊……”
孫堅想到這個地名,內心五味雜陳。
孫堅跨江擊劉表,正是在襄陽城外的峴山,被黃祖的部將以暗箭殺死。
“如果信得過我孫文臺,我願帶兵與策兒,攻打荊州!”
孫堅始終是一個狠人,在哪裡倒下去,就要在哪裡爬起來。
孫堅剛剛上岸,又主動請纓,前去討伐荊州。
“哈哈哈,不愧是文臺。不過,荊州方向,以防守為主。如果孫伯符防守吃力,文臺你再帶兵前去馳援。”
張華見自己的老丈人這麼兇猛,無戰不歡,於是安撫一番,讓孫堅暫且帶著12000名東吳將士,在歷下城駐紮,與自己一起對付齊國、楚國、明國的三國聯軍。
孫堅帶來的1.2萬人,可不是什麼新兵蛋子,而是身經百戰的東吳老兵,還有不少東吳名將。
程普、黃蓋、呂蒙,這些都是後世家戶喻曉的名將啊。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孫堅擁有這些名將,在江東征戰數年,地盤最大,也不過一郡之地,說明江東諸侯間的大戰也相當慘烈,至少有幾個與孫堅同級別的諸侯在江東逐鹿。
最終取勝的並非是孫堅。
“文臺,你們在江東遇到的敵人有多強?”
張華透過孫堅這個當事人,提前瞭解將來要對付的江東諸侯的虛實。
孫堅眼神中有一絲敬畏:“非常強大,我七戰七敗,對方沒有任何破綻,我的任何兵法,都在對方的算計之內!”
張華與諸葛亮、王猛、王守仁等謀士彼此對視一眼,江東猛虎對陣江東大諸侯的勝率竟然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