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混入蒙古帝國內部,成為蒙古帝國的千戶,安排精通匈奴語的部下,幫助這一行人前去黑水城,再轉去關中。

將這些人送至關中,趙破奴也有功勞。

“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陳湯,多謝浞野侯出手相救。將來如有機會,必定報答。”

這一員風塵僕僕的西漢武將,鄭重其事地向趙破奴行禮。

陳湯也是西漢武將,而且比趙破奴晚出生一百年,對古之名將,懷有敬意。

“快走吧,我也該返回匈奴部落了,以免匈奴單于生疑。”

趙破奴讓陳湯趕緊帶著殘餘的漢兵返回中原,然後趙破奴帶兵返回匈奴部落。

“啟程,入關!”

陳湯帶著三百漢騎,向南行軍。

“終於可以回到漢土了!”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這一支漢軍騎兵,無不歡欣雀躍,他們終於可以離開漠北,回到關內了。

陳湯與霍去病在漠北相遇,與另外幾個武將聯手,試圖鎮壓在漠北崛起的蒙古帝國,但蒙古帝國的兵力過於龐大,他們作戰失利。此時,陳湯只能前去關內,與霍去病匯合,再作圖謀。

陳湯向趙破奴派來的嚮導問道:“你是匈奴人?”

那人答道:“小人乃是依附於漢朝的匈奴人,也即是南匈奴部落之人,請大人不必懷疑我的忠誠。”

“關內現在是什麼情況?”

“群雄並立……但張華大人橫掃涼州,如今已經虎踞關中、涼州、中原等地,三分天下,估計不用多少年,即可取得天下。”

“原來如此。”

陳湯從趙破奴派來的匈奴嚮導口中得知霍去病投奔的諸侯正是虎踞關中的張華,於是對此人也來了興趣。

漢朝和唐朝,一個朝代設立西域都護府,另一個朝代設立安西都護府,對西域進行統治。

陳湯的官職是西域都護府副校尉,但實際上,這個職位已然是西域都護府的二把手。

陳湯與唐朝的安西大都護高仙芝倒是有幾分相似,喜歡立功,曾經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為理由,沒有經過朝廷的允許,假傳聖旨,調動西域都護府漢兵、屬國兵4萬多人,西征數千裡,闖入烏孫國,斬了當時的北匈奴郅支單于。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是一個狠人。

所以陳湯與同為西漢名將的霍去病聯手,試圖討伐鐵木真的蒙古部落,也不足為奇。

漢朝武將對功名,尤其是封侯,極其執著。

李廣一輩子做夢都想要封侯。

一些武將、良家子弟,為了封侯,不惜參與遠征大宛、匈奴。

還有一些武將甚至用戰功來贖罪。

沒錯,只要你的戰功足夠大,甚至可以抵消死罪!

可以說,漢朝是一個十分崇尚武力的王朝,漢以強亡。

如果張華能夠為陳湯提供立功需要的兵馬,陳湯估計會很樂意效力。

燕然山,在陳湯、趙破奴離開之後,又再恢復平靜,草長鶯飛。

十日後,馬蹄聲響起,又有一支騎兵抵達燕然山。

這一支騎兵約有七百人,衣衫襤褸,比陳湯的騎兵更加慘烈,他們的旌旗,同樣是漢軍旌旗!

“不好,我們錯過了與霍將軍、陳將軍匯合的時間。想必他們沒有見到我們,必定認為我們已經被鐵木真斬殺,然後引兵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