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箇中年男子,來到范增、劉穆之面前,神情怡然自得:“在下蘇秦,奉命前來遊說關東諸國,與我們唐皇組成合縱軍,抗擊大夏。”

劉穆之詫異:“唐皇也打算合縱?”

蘇秦正色道:“不錯,我們唐皇取關中,你們關東諸國,瓜分中原。”

“李世民居然想取關中……”

范增快速分析局勢,西楚對於關中,鞭長莫及,而李世民的唐軍可以攻打河東,然後直接渡過黃河,進軍長安。

對於范增而言,他的重心則放在青州、徐州以及中原等關東之地,因為關中一向不是楚國的勢力範圍。

“我可以答應你。穆之,你怎麼看?”

范增同意李世民的決定,又看向劉裕的謀士劉穆之。

劉裕佔據整個荊州,兵力與劉秀、李世民相差無幾,如果唐皇李世民也要加入合縱軍,那麼合縱軍的盟主,有可能會是李世民,而不是宋帝劉裕。

劉穆之沉思一會,而後答道:“我們宋帝有言,只要能夠擊敗大夏,無論何人擔任盟主,都不重要。”

蘇秦眼神閃過一絲異色,劉裕與劉穆之,比戰國時期六國國君還要英明,完全不在意何人擔任盟主,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只有地盤、人口、兵馬、錢糧這些才是實際的東西,至於盟主的虛名,並不重要。

“漢帝劉秀怎麼抉擇?如果劉秀也加入合縱軍,那麼合關東七國之力,必定可以擊敗大夏。”

劉穆之想要知道光武帝劉秀的決定。

關東諸國,以漢唐最為強盛,其次是宋、楚、齊、晉、明。

這裡的明國是朱由檢的部眾,而不是朱元璋。

如果是朱元璋的明國,可以與漢唐爭鋒。

楚國也缺少了西楚霸王項羽,所以實力會下降一個檔次。

僅僅是漢唐合縱連橫,就足以讓張華頭疼了,要是關東七國合縱,張華也吃不消。

蘇秦答道:“劉秀聲稱長公主與張華聯姻,不宜對鄰國用兵,所以暫且觀望,不加入合縱。”

劉穆之皺眉:“劉秀這是要當漁翁啊。”

范增眼神有狠色:“劉秀想要坐山觀虎鬥,但不加入合縱,一旦合縱軍取勝,劉秀也別想從中獲利。”

“那麼合縱之事,就這般敲定了,我們約定時間,合縱攻夏。”

蘇秦又與范增、劉穆之合謀合縱攻夏的具體時間和部署。

三人都是智力超群的謀士,溝通起來,毫不費力。

司馬懿派司馬昭前來,參與合縱。

齊國負責合縱的是大臣晏子,明國朱由檢派遣名將盧象升,商議合縱之事。

在張華頒佈天下動員令之後,關東六國,唐、宋、楚、齊、晉、明,組成合縱軍,頒佈討夏檄文,向大夏宣戰,開始招兵買馬,擴張兵力。

兩大軍事集團,夏軍、合縱軍,都在積攢兵馬糧草,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