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1/3頁)
章節報錯
“末將任囂、趙佗,拜見大王!”
任囂、趙佗兩個秦將,帶著一群部將迎接張華。
張華率領五千騎兵,西巡玉門關,風塵僕僕。
這是目前張華的勢力範圍,達到的最遠之地。
張華在收拾了秦國的殘局之後,鑑於玉門關險要的地形, 張華還是前來決定親自巡視自己的領地,同時召見任囂、趙佗兩員平定百越的秦將。
張華上下打量任囂、趙佗二人,其中趙佗眼神凌厲,素有雄心壯志,只是趙佗沒有機會,所以未能成為一方諸侯, 但這不意味著南越武王趙佗的能力不強。相反, 趙佗擁有著複製其他武將的天賦的能力。
“你們鎮守玉門關,阻擋關外之敵有功, 皆有封賞。”
“謝大王!”
任囂、趙佗大喜過望,沒想到投降還能升官。
任囂、趙佗二人的忠誠度,在無形間,得以提升。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的地形還真是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加派工匠,繼續鞏固這座雄關。”
張華得知亞歷山大的遠征軍出現在西域,而西域還有冒頓單于、阿史那土門、蘇祿等草原梟雄,但目前他沒有多餘的兵力討伐這些勢力,所以在玉門關方向,只能以防守為主。
張華簡單巡視玉門關的城防,安撫歸義軍和秦軍, 與戍守邊塞的將士們痛飲。
十五從軍徵, 八十始得歸。
這些戍守玉門關的將士,他們也不清楚什麼時候才能返回故鄉。
另外一邊, 班超和關羽一行人, 遭到馬其頓人追殺。
三萬騎兵人多勢眾,而班超、關羽人數不多,只能且戰且退。
班超親手格殺數十人,一路往玉門關亡命。
也就是班超熟悉各條小路,所以才能且戰且走,如果只有關羽、關平,說不定早已經迷路,遭到合圍。
“不好,我們被匈奴人的靈鷹盯上了!”
班超熟悉匈奴人的訓鷹天賦,瞥見在他們一行人的頭頂,有幾隻靈鷹在盤旋,知道他們已經被匈奴人盯上。
“我所處的亂世,匈奴人已經是強弩之末,沒想到巔峰時期的匈奴人,竟然會如此之強。”
關羽提著青龍偃月刀,騎著汗血馬,一路疾馳,當匈奴人加入追殺之後,關羽才知道巔峰時期的匈奴人與三國的匈奴人,不是兩個概念。
巔峰時期的匈奴,有各種王侯和二十四長,相當於中原王朝的概念,當時就連漢朝有不少武將在兵敗之後投靠匈奴人。
至於三國的匈奴人,也一度在中原搶掠,依附袁紹,但被曹操吊打,向曹操投降,完全沒有存在感。
所以在關羽的印象中,匈奴人弱不禁風,不如漢末袁紹、公孫瓚、董卓等群雄,甚至不如張燕這種農民起義軍。
但巔峰時期的匈奴人,讓漢武帝傾盡國力,還要衛青、霍去病兩人出馬,才能佔據上風,至於趙破奴、李廣利、李陵等西漢名將,都一度被匈奴人擊敗,飛將軍李廣也曾被匈奴人活捉。
李廣的武力,不亞於關羽、張飛,所以巔峰時期的匈奴,確實是勁敵。
當時的匈奴猶如崛起的蒙古帝國,只是他們遇上的不是軟弱的南宋朝廷,而是正在崛起的漢帝國。
匈奴人參與追殺關羽、班超,利用靈鷹追擊他們的蹤跡。
一隊匈奴千人隊攔在前方,一隻靈鷹落在匈奴千夫長的肩膀上,匈奴千夫長露出興奮的表情:“終於追上他們了,只要活捉這一群人,冒頓單于必定封我為萬戶!兄弟們,上!”
千餘匈奴騎兵縱馬疾馳,沙塵翻滾,明晃晃的馬刀反射刺眼的光線,殺向關羽、班超!
“匈奴人果然來了!”
“對方人數約有千人,不足為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