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殘兵還是很有戰鬥力的,還有十幾萬兵馬,要是羌族、氐族帶兵截斷劉邦的退路,哀兵必勝,羌族、氐族不少部落,怕不是要滅族。

在威逼利誘之下,羌族、氐族部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劉邦的殘兵經過他們的地盤。

“此次多虧你們,寡人才能安然返回漢中。寡人要增加你們的食邑!”

劉邦回到漢中,驚魂未定,雖然戰敗,卻還是要論功行賞,安撫人心。

街亭大戰,對於劉邦而言,僅次於彭城之戰,幾十萬諸侯軍被項羽的三萬騎兵幹碎,成為劉邦的心理陰影之一。

大臣蕭何率領群臣迎接劉邦返回漢中,說道:“大王應當好好經營漢中、巴蜀之地,積蓄國力,以待天下有變,再兵出陳倉,則關中百姓,將以簞食壺漿相迎王師。”

“不打了不打了!就依你所言,囤積糧草!”

劉邦一屁股坐在王位上,不復王者風範。

這一次,劉邦算是怕了,險些小命不保。

冀縣,鄧艾、曹劌出奇兵,圍困這座秦國的重要城邑。

此時,公子扶蘇、商鞅、範睢,都在冀縣,轉運糧草,冀縣被鄧艾、曹劌帶兵包圍之後,城內人心惶惶。

冀縣被圍困,無法為前方提供糧草和援軍。

冀縣的守軍在觀望街亭大戰的結果,再做判斷。

實際上,冀縣只有2萬守軍,也無能為力。

當街亭大戰,秦軍主力投降的訊息傳來,公子扶蘇、商鞅、範睢,面面相覷。

“既然兩位秦王已經臣服,公子,我們別無選擇。”

谷鏟

商鞅、範睢看向公子扶蘇。

在場眾人,公子扶蘇的地位最高,商鞅、範睢兩員大臣看向公子扶蘇,這是要讓公子扶蘇帶頭投降了。

“取玉璽、兵符等物。”

公子扶蘇沒有秦武王的武力,也沒有秦王政的魄力,在這種情況下,考慮的並非是繼續抵抗,而是想著該怎麼保全城內居民的性命。

“兩位將軍,城內公子扶蘇,打算率領全城將士和居民,向我們投降。不知我們是否受降?”

“暫不受降。”

出乎意料,曹劌沒有打算親自接受公子扶蘇投降。

鄧艾不解:“攻破敵國國都,接受敵國投降,這是幾乎所有武將追求的功名,為何不答應對方投降?”

曹劌神情凝重:“攻破國都,這是巨大的功勞,我們只是偏師,真正在前方賣命的是在街亭的主力兵馬。我們不是最賣力的人,卻獲得最大的功勞。即使主公沒有意見,其他將士又怎麼看我們?如果將軍想要避免主公過河拆橋,又或者同僚嫉妒,應當圍而不攻,等待主公以及其他同僚到來啊!”

鄧艾沒有想到這層原因,不禁肅然:“領教了。”

曹劌經常將“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掛在嘴邊,他確實有資格這麼說。

鄧艾貪功,而曹劌考慮更加長遠。

如何分功,這也是一件講究的事情,為人臣子,沒有那麼簡單。

鄧艾、曹劌圍住冀縣,也不接受公子扶蘇等人投降,讓公子扶蘇等人不禁鬱悶。

鄧艾、曹劌圍而不攻,又不接受他們投降,到底想要做什麼?難道要屠城?

商鞅、範睢只要多次催促鄧艾,要求投降。

鄧艾、曹劌就是不許投降……

另外一邊,張華的兵馬清掃戰場完畢,然後興兵前去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