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鎮,歸義軍首領張議潮召集15萬歸義軍,班超、張淮深等武將在歸義軍中,聽候張議潮的差遣。

張議潮振臂高呼:“此次我們歸義軍,要對付秦人。秦人並非蠻族,但為了統一天下,必須將其擊敗。日月所照,皆為漢土!”

十五萬歸義軍將士手舉刀劍齊呼:“日月所照,皆為漢土!”

“出征!”

張議潮率領一隊隊歸義軍,離開懷遠鎮。

“歸義軍已經出兵了,我們安西軍,不能落後!”

高仙芝厲聲大喝,封常清、李嗣業等大唐都護府的武將,率領大唐安西軍出征。

李嗣業的陌刀隊,長刀如林,像是一面刀牆,反射刺眼的陽光。

邊塞詩人王昌齡仍然在安西軍效力,邊塞詩人可以提升士氣。

“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但這次要對付的,可是巔峰大秦。。”

王昌齡隨軍出征,未曾想有朝一日,會與秦軍交鋒。

“非也。秦國沒有白起效力,不能算是巔峰,不過也很強就是了。我們安西軍和歸義軍的任務,是攻打武威郡。”

高仙芝腰間掛刀, 騎著高頭大馬, 統帥15萬安西軍出兵。

歸義軍、安西軍,合計三十萬大軍, 向武威郡進攻,聲勢浩大。

“懷遠鎮已經出兵了!”

“懷遠鎮的兵力也太多了,這樣下去,我們秦國可不大妙!”

秦國安插在懷遠鎮的斥候被驚動, 立即策馬奔騰, 急報天水、武威等地的秦軍。

武威城,臣服於秦王嬴政的東漢梟雄董卓,率領西涼四天王、十萬西涼軍,鎮守此城。

黑袍謀士李儒用手捻了一下鬍鬚:“主公, 懷遠鎮的夏軍, 數量大概在25到35萬之間。”

董卓腆著大肚子,他與安祿山一樣,到了晚年, 不復年輕時候的虎背狼腰,而是開始發福,猶如肉山,但董卓的武力底子還是不錯的。

“有我董卓坐鎮武威城,他們休想得逞。”

董卓畢竟是東漢的飛將之一,即使發福,壯心不已。

李儒說道:“這次夏國伐秦,主攻方向是隴山, 而不是武威城。懷遠鎮的夏軍, 只是偏師。”

“看我為秦始皇吞掉這支偏師,將來憑藉戰功, 我可成為西涼王!”

董卓握著酒罈, 徒手將酒罈捏爆,酒水灑了一地!

董卓的武力, 絕對不低!

武威城內, 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西涼武將, 操練兵馬, 準備迎戰敵軍。

“籲!”

急促的馬蹄聲響起,一個梟雄率領匈奴、鮮卑, 還有各種活躍在西涼的雜胡士兵,前來武威城, 支援董卓。

所謂雜胡,即難以分辨來歷的胡人,有可能是匈奴和鮮卑混居的後代,也有可能是匈奴和氐人的後代。

到來的梟雄眼神有一絲狠色,身高八尺五寸,腰大十圍,虎背熊腰,咄咄逼人,與城牆上的董卓對視, 完全不懼董卓。

秦王政橫掃西涼,西涼的群雄, 不只是馬超、董卓一行人,還有其他諸侯,這些涼州諸侯, 要麼被秦軍斬殺,要麼臣服於秦王政。

這個到來的梟雄,正是曾經和董卓、馬超聯手的諸侯, 對抗秦軍,被秦軍擊敗之後,又臣服於秦王政。

說實話,董卓並不喜歡這個倨傲的傢伙。

“董卓,我們合力守住武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