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百員名將(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下願效力,只求恢復我們兄弟二人的自由身!”
趙光義還年輕,急於向張華求情。
他可不想過上暗無天日的囚徒的生活。
“趙光義……”
張華聽說過趙光義的名聲,當然,是不好的名聲。
在高梁河之戰,趙光義被耶律休哥的契丹騎兵擊敗,乘驢車逃走,號稱“高粱河車神”……
另外,趙光義還始終信奉他發明的平戎萬全陣。
相比於趙大,趙二的軍事能力差了不止一點,不過趙二擅長玩弄權術,在政治方面能力不差。
趙光義談不上是昏君,相比於他的後代, 趙光義一生都在積極北伐,滅亡北漢, 多次試圖收復燕雲十六州,只可惜趙光義野心是有的,就是軍事能力不夠……
張華又將目光轉移到趙匡胤的軍師趙普身上。
趙普自稱“半部論語治天下”, 可以是說趙匡胤的王佐,參與了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等重大事件,而且很有可能是背後推手之一。
趙普之於趙匡胤,相當於荀彧之於曹操。
石守信、高懷德、慕容延釗、畢再遇等武將,都是一時之名將。
使用這些武將,倒是沒有什麼問題。
魯莊公的臉色發白,他一國之君,成為階下之囚,而且三個兄弟全部慘死,可以說是倒黴透頂。
但這也與魯莊公放任三個兄弟執掌魯國大權有關。
“一鼓作氣的名將曹劌,還有魯國三虎將,叔梁紇、狄虒彌、秦堇父,若我寬恕魯莊公,你們可否願意為我效力?”
張華向魯國眾將丟擲橄欖枝。
除了最有名的幾個魯國武將,魯國還有幾十個貴族武將,只是沒有什麼名氣。
“既然魯國已經不再存在,我願出仕。”
曹劌受夠了魯國三上卿拖後腿,既然魯國滅亡,那麼曹劌就可以名正言順加入夏軍,發揮自己的才能。
曹劌莫名其妙被柴榮吊打,沒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很不甘心。
至少投靠張華之後,曹劌不會再被一群沒用的貴族在自己頭頂指手畫腳。
“我等願出仕,以保國君性命!”
魯國三虎將甕聲甕氣,沒有多少心思。
這三人並非大將,而是許褚、典韋型別的勇將,武力很高,但統帥不見得有多高。
魯國統帥第一的名將,還是擅長兵法的曹劌。
為了拉攏魯國眾人,張華沒有將缺乏帶兵能力的魯莊公打入天牢,而是廢為庶民。
自此以後,魯國不復存在。
趙匡胤比魯莊公危險多了,不是憑藉血緣,而是憑藉自己的能力成為皇帝,張華不可能直接釋放趙匡胤。
“我公輸班,願為大王效力。”
公輸班倒是不在意為誰效力,公輸班還曾經為楚國打造兵器,所以直接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