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算上即將到來的藍玉的兵馬,雙方集結的兵力,將近六十萬,也算是史詩級別的會戰。

而且,這一次會戰,主將分別是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兩人之間的恩怨,曲折複雜。

雙方也在這一戰,徹底了結恩怨。

“夏軍來了!”

趙匡胤的眼神迸發神采,只見戰場北邊,出現夏軍的旌旗。

地平線上,出現一條細長的黑線,夏軍的旌旗被寒冽的北風颳的颯颯作響。

黑線逐漸變粗,鋪天蓋地,一望無際!

這可是三十萬大軍!

趙匡胤、趙光義、趙普、慕容延釗等人,知道遲早有一天,要與柴榮做一個了斷,早有準備,所以,倒也不慌張。

邾縣的城內,十萬宋軍、十萬楚軍,披堅持銳,殺氣騰騰,養精蓄銳,只待趙匡胤一聲令下,將會出城迎戰。

因為獲得了一批楚軍,這些楚軍和宋軍不一樣,並不畏懼周世宗柴榮的威望,所以趙匡胤才有信心,與柴榮一決雌雄。

“報!雷軍團大將藍玉,率兵八萬,已經進入邾縣,前鋒距離此城,不到五里!”

“是時候出城列陣,與柴榮一分勝負了。”

趙匡胤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迎戰柴榮。

柴榮獲得了韓擒虎、賀若弼兩支援軍,而與此同時,趙匡胤也獲得了藍玉這一支援軍。

雙方各有信心,擊敗對方。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雙方都做好了決戰的準備,接下來就看臨場發揮,以及……運氣!

不錯,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有時候,運氣甚至關乎生死。

有時候,即使是風向的改變,甚至會影響勝負,最終影響歷史的走向。

一隊隊宋軍出城,趙匡胤提著蟠龍棍,一馬當先。

趙光義被趙匡胤留下守城,不得出戰。

趙光義被韓擒虎大敗,平戎萬全陣毫無用武之地,所以趙匡胤不打算帶著趙光義與柴榮決一死戰。

真正有資格在沙場上兵戎相見的,只有柴榮、趙匡胤二人。

噠噠噠……

悶雷般的響聲從戰場的東邊傳來,萬馬奔騰,“楚”字勢力旗幟、“雷”字軍團旗幟,獵獵作響!

明朝大將藍玉,率領八萬西楚雷軍團,出現在戰場東邊!

雷軍團將士的兵器、盔甲,隱隱可見雷光遊走,戰意高昂!

明初的武將可以分為幾個檔次,其中,徐達、常遇春、朱元璋為一檔,王保保、李文忠、藍玉、馮勝等人為第二檔。

叛出朱元璋勢力的藍玉,被范增任命為雷軍團的大將,參與這次大戰。

八萬楚軍在藍玉的率領下,進入戰場。

鐵鷹斥候的戰鷹在陰沉的空中盤旋,鳥瞰魯地,三支兵馬以邾縣為中心,開始集結,士兵、戰馬漫山遍野,不計其數。

夏軍、宋軍、楚軍,三軍合戰!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