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晏子使楚(第2/3頁)
章節報錯
晏子提出驅虎吞狼之計,具體如何,還是要看齊威王的決定。
齊威王臉色陰晴不定。
張華派出討伐山東諸侯國的兵馬咄咄逼人,但范增也不是什麼善茬。
齊威王聽說,范增乃是楚國的後人,還有一個力拔山河的西楚霸王項羽沒有出現, 理論上,項梁、項羽才是這個西楚的國君。
項梁、項羽是楚國將門之後, 但齊威王是何人?
齊威王與楚王是一個級別的人物,居然要淪落到向楚國武將後人求援的份上?
一時間,一度是戰國霸主之一的齊威王, 拉不下這個面子。
最終,經過內心掙扎的齊威王說道:“罷了,你前去出使楚國, 只要楚國願意出兵,本王可將十座城邑送給楚國,作為回報。”
齊威王的思維還停留在戰國時期,認為割讓城池,可以換來援軍,換取發展的機會。
在秦始皇實現統一之後,後世的梟雄,目標已經不只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天下!
晏子向齊威王作揖,然後令人備好馬車,緊急離開臨淄, 前往楚國求援。
晏子的馬車抵達城門時,一個齊國貴公子正帶著一眾門客, 協助司馬穰苴守城,同時搜查試圖混入城內的細作。
“晏大夫。”
“孟嘗君。”
晏子與齊國貴公子互相作揖。
兩人雖然一個是春秋齊國的齊相,另一個是戰國齊國的齊相,但兩人也算是惺惺相惜。
這個齊國貴公子不是別人,而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
戰國四公子,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都是一時之名士,就連當世如日中天的大秦都感到棘手。
齊國孟嘗君田文,率領齊、韓、魏三國之兵,攻入秦國的函谷關,到達鹽氏,秦國求和。
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統帥五國合縱軍,擊敗秦國名將蒙驁,威震天下。
趙國平原君趙勝,長平之戰結束後,趙國危急,死守HD,等待其他王國的援軍到來,秦軍敗退,為趙國續了數十年。
楚國春申君黃歇,門客三千,就連楚王的兒子都是黃歇的是私生子……
戰國四公子之所以被稱為四公子,是因為他們是皇親國戚,在當時又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齊威王是孟嘗君田文的祖父,因此,田文在為齊威王效力。
田文聽說名將司馬穰苴在歷下兵敗,齊都西邊門戶大開,於是散盡家財,招募門客和兵馬,以自己的名聲,號召齊都的三十萬百姓,守住國都。
而在此時,晏子的馬車從城門經過,驚動了守城的田文。
“晏大夫前往何地?”
“出使楚國。”
“引一國之兵,對付另外一國,不過是驅虎吞狼而已。”
孟嘗君田文生活在戰國亂世,知道向楚國借兵,不是長久之計。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齊國強盛,才有可能在亂世倖存下來,否則戰國時期,也不會有那麼多王國變法圖強了。
後人只看到了秦國的商鞅變法,但實際上,魏國率先進行李悝變法,韓國有申不害變法,趙國有胡服騎射,燕國有燕昭王和樂毅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齊國也有鄒忌變法,齊威王也當過一段時間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