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唐軍已退守晉州,加固城防。”

“蔚州旳錦衣衛傳來訊息,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率兵50萬,擊敗盧龍節度使劉仁恭,收燕軍10萬,與光武帝劉秀爭奪幽州。”

“看來李世民的首要目標是燕雲十六州,而不是河東。”

張華在玉璧城犒勞北府軍,得知唐太宗李世民主力進攻燕雲十六州,反而是鬆了一口氣。

要是李世民率領唐軍主力,大舉南下,那麼事情還會麻煩許多。

張華勢力已經在多線作戰,向西防備大秦,向東攻略山東諸國,還要防備司馬懿、范增、劉裕等勢力,兵力分散。

要是李世民傾盡全力南下,一定要攻克整個河東,張華必須要做出取捨,要麼放棄河東,要麼召回諸葛亮用於平定山東諸國的大軍,到時候,齊地就會被范增佔領。顧此失彼。

“如果我就此撤兵,李世民多半會調遣蘇烈、李存孝等唐軍將領,前去幽州……”

張華在收復玉璧城、蒲州之後,選擇維持現狀,讓李世民調兵去幽州,與劉秀兩敗俱傷。

王守仁分析當前形勢:“如果李世民主力南下,河東之局,會比如今危險十倍。主公的領地雖大,但過於狹長,處處需要用兵,因此主公在一個方向動用的兵馬,不到50萬。主公必須設法擊敗其中一兩個方向的強敵,以空出防備對方的兵力。”

“言之有理。”

張華承認王守仁的分析有道理。

像是兵家亞聖吳起, 長期駐兵隴山, 防備秦國的名將王翦。

如果能夠吞併秦國, 那麼就可以調走吳起,用於對付李世民或者劉秀。

而且,吞併秦國, 還能獲得一批名將。

“孔明在攻略山東諸國,而我們也必須加快攻打秦國了。來年開春, 興兵攻取西涼。孔明此時的兵馬, 應該即將抵達齊國的重鎮歷下了……”

張華估計諸葛亮的進展。

要是諸葛亮能夠平定齊國, 再擊敗范增,那麼諸葛亮這一支兵馬, 也可以釋放出來,而不必陷入山東諸國的泥潭。

諸葛亮督促幾路大軍,沿著黃河南岸行軍, 在南邊是巍峨的泰山山脈, 北邊是冰封的黃河, 夏軍的旌旗延綿數十里。

魏延的貪狼營作為前鋒, 搜尋沿途的樹林,檢視是否存在伏兵, 披荊斬棘。

“將軍,前方發現齊軍主力!”

“齊軍果然選擇在中途截擊……對方是齊國名將司馬穰苴,不可小視!”

魏延的貪狼營展開隊形, 其徐如林。

齊國名將司馬穰苴,與兵聖孫武, 差不多是一個時代的兵法家,治軍嚴厲, 稍有不慎,說不定會被司馬穰苴擊敗。

後梁武將李思安, 率領三百踏白軍,與魏延的貪狼營一起開道。

踏白軍,本來就是軍中的精銳斥候,負責索敵。

在前方,齊軍排兵列陣,春秋戰國時期的數百輛兵車陳列,堵住了黃河與泰山之間狹長的通道, 齊國的精銳兵種“齊技擊”,裝備了勁弩,封鎖通道。

齊國的旌旗獵獵作響,司馬穰苴親自按劍壓陣。

司馬穰苴企圖阻止諸葛亮的大軍深入齊國腹地。

要是歷下失守, 那麼齊國的主城臨淄將岌岌可危。

“敵軍來了!”

齊軍將士無不肅然。

諸葛亮的大軍向東討滅梁國,又分兵,同時進攻齊國、魯國,威震山東諸國。

齊軍必須擋住諸葛亮。

“現在是證明我們勇猛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