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一寸長,一寸強。

登上比武臺的老將雙手握著五尺苗刀,氣息收斂,但他充滿殺氣的眼神,讓眾人意識到,這是一位沙場宿將,至少征戰超過了二十年。

否則他不會有如此凌厲和滄桑的眼神。

另外一員武將,是一個使用腰刀的宋朝武將。

“在下宋朝姚平仲!”

北宋武將姚平仲神情高傲,出身將門的他,有著超過常人的傲氣。

王守仁在一旁對張華說明姚平仲的來歷:“此人是北宋姚家將之一。”

“楊家將、姚家將、折家將、種家將,北宋四大將門,勉強算是齊了。。如果算上曹彬、曹瑋的曹家,那麼是五大將門……”

張華這裡還湊齊了不少組合。

北宋四大將門,誕生過不少名將。

但張華的注意力不在姚平仲身上,而是在姚平仲對面的老將。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的武將鄧子龍……”

張華提前看過這群武將的名單,知道與姚平仲切磋的武將是鄧子龍。

鄧子龍是明朝猛將,嘉靖年間中武舉,憑藉鎮壓強盜和農民起義軍,成為明軍將領,多次擊敗入寇雲南邊陲的古代緬甸軍隊,升任副總兵,後來參加萬曆朝鮮戰爭,於露梁海戰中以七十多歲的高齡,奮勇殺敵,戰死沙場。

鄧子龍一生征戰四十年!

比武臺上的鄧子龍,已經上了年紀,但依然精神矍鑠,身材魁梧,看不出有一絲頹色。

張華估計鄧子龍和黃忠、廉頗一樣,都是老當益壯的武將。

“在下明朝鄧子龍!”

鄧子龍揮舞苗刀,鋒利的刀刃發出斬裂空氣的呼嘯聲!

鄧子龍這把苗刀長五尺,而且鋒利至極,即使連人帶馬斬斷,或許都不是問題。

鄧子龍掃了一眼姚平仲的腰刀,對姚平仲說道:“一寸長,一寸強,我以長刀,對戰你的短刀,勝之不武。你可以換成一把長刀或者長槍,再與我決一勝負。”

“好大的口氣!”

姚平仲執意要用腰刀來迎戰鄧子龍的苗刀, 想要以短兵擊敗長兵。

嗤!

姚平仲的真氣灌入腰刀, 劈出刀氣, 用以克服腰刀長度不夠的缺陷!

“姚平仲作為北宋將門之後,肯定也知道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所以自信可以用外化的刀氣來彌補腰刀的缺陷。”

張華在比武臺下評論。

如果雙方技巧相差不了太多, 肯定是長兵強於短兵。

腰刀在面對長刀時,肯定會吃虧不少。

“喝!”

鄧子龍一聲悶喝, 雙手握刀發力, 斬向姚平仲!

嗡的一聲, 苗刀迸發璀璨的刀氣,比姚平仲還要強盛許多!

鄧子龍的刀法每招每勢樸實、嚴謹, 用起來以身催刀,刀隨身轉,逢進必跟, 逢跟必進, 進退連環, 動作剽悍雄健, 勢如破竹!

姚平仲剛剛與鄧子龍交手,就陷入鄧子龍的連續進攻之中!

鄧子龍連續進攻, 攻中有防,防守是為了更好進攻。

“好生精湛的長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