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最棘手旳亞父范增,還有實力最強的風林火山四大軍團,全部離開彭城,攻打齊國。

換而言之,楚國防備空虛,確實是奇襲楚國的絕佳時機。

即使是穩健的范仲淹,此時都起了心思。

范仲淹的宋軍團,擴兵至20萬人,哪怕留下5萬人守宋州,還有15萬兵力可以用來奇襲彭城。

主動出擊也是防守的一種策略。

只要把進攻的敵人消滅了,也就達到了防守的目的。

這就是積極防守。

范仲淹的手下,有不少武將渴望立功,支援襲取彭城的兵法。

“何人擔任前鋒?”

范仲淹在眾多部將的請戰下,最終還是同意了這個有些冒險的做法。

畢竟這是攻滅楚國千載難逢的機會。

楚國佔據的地盤,從徐州到淮北,還吞併了魯國、齊國不少領地,又與退守汝南的司馬懿相勾結,聲勢浩大。

只要西楚霸王項羽返回楚國,以項梁、范增打下的地盤,楚國可以一躍成為夏國、漢國、秦國一樣級別的霸主。

范仲淹選擇冒險,目的就是為了在項羽出現之前,儘快消滅楚國。

楚國獲得趙匡胤、司馬懿兩股勢力作為附庸,比起楚漢爭霸時期,天下諸侯背棄項羽,要強盛多了。

一旦項羽出現在楚國,後果將不堪設想, 到時候范仲淹的20萬夏軍, 都無法抵禦來自楚國的壓力。

因此,必須先下手為強。

狄青出列:“末將願為前鋒,身先士卒,攻取楚國!”

“好, 勇氣可嘉, 你帶兵三萬,作為前鋒, 我與其餘眾將, 率領十二萬兵馬,作為後續。如果情況不對, 立即放棄攻打彭城。”

范仲淹知道狄青智勇雙全, 是目前范仲淹手下第一猛將,因此范仲淹同意讓毛遂自薦的狄青擔任前鋒大將。

“此事機密,士兵出城,若是問起目的, 就說進行換防。”

奇襲楚國是一件大事, 范仲淹也慎之又慎, 命令眾將嚴守秘密, 帶兵出城。

狄青率領三萬騎兵, 奔襲彭城。

彭城是徐州的古稱, 楚漢時, 西楚霸王建都彭城。

即使到了這個世界, 范增依然重建彭城, 並以此地為楚國的主城。

滾雷般的馬蹄聲響徹天地,狄青的三萬騎兵長驅直入, 攜帶乾糧,馬不停蹄。

駐守碭山的五千楚軍, 猝不及防,被狄青的三萬騎兵突襲營地, 在頃刻間土崩瓦解!

狄青的三萬騎兵,猶如神兵天降, 五千楚軍潰不成軍, 各自逃命。

狄青沒有多做停留,在踏破楚軍在碭山的營地,開啟通道之後,繼續攻打彭城。

沿途的楚軍陸續崩潰, 越來越多不利的訊息傳到彭城。

鎮守彭城的是目前楚國的主公項梁。

項梁乃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後,自身也是一員名將, 歷史上敗給了秦國最後的名將章邯, 兵敗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