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秦始皇VS亞歷山大(下)(第2/4頁)
章節報錯
“三萬副重甲, 已經是我們部落,目前幾乎所有的積蓄了。”
冒頓將三萬重甲騎兵投入此戰,旨在取勝。
郅支單于, 還有其他後世的匈奴人,如欒提於夫羅、劉豹等人, 都前來依附最強的冒頓單于。
冒頓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地位, 猶如成吉思汗鐵木真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 畢竟冒頓是最強的匈奴人。
在冒頓、鐵木真前面,不是沒有其他匈奴首領或者蒙古首領, 但只有冒頓、鐵木真統治時期,匈奴、蒙古真正走向強盛。
郅支單于、於夫羅、劉豹這些匈奴部落的各代首領, 統帥值或者武力值在70~90之間, 相當於秦國的中層武將, 在冒頓的統領下,成為冒頓的部將。
“秦始皇,不知道是不是比曹操更加強大。”
來自三國的南匈奴首領於夫羅、劉豹,拔出馬刀,鋒利的馬刀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寒冽的光澤。
他們在同時代遇到的最強的梟雄是曹操,南匈奴甚至要依附於曹魏。
而現在, 與他們為敵的是,比曹操還有名的秦始皇。
與王猛的右軍對峙的是阿史那土門的突厥軍和蘇祿的突騎施軍。
中間是亞歷山大的馬其頓、希臘士兵, 還有大量波斯、印度、鐵勒、大宛等亞歷山大在東征途中招募和俘虜的僕從軍。
亞歷山大的東征大軍之中,還有少有的戰象兵、駱駝騎兵,更多的還是步兵、弓箭手、騎兵。
馬其頓的王之旗, 在戈壁灘的北風中獵獵作響。
一個個萬人方陣,嚴陣以待。
王軍大將塞琉古統帥數百頭戰象,作為特殊的突擊力量。
塞琉古在等待亞歷山大下達命令。
王軍的將領安提柯、利西馬科斯、列昂納託等人, 已經下到各支馬其頓軍團前線,指揮各路兵馬,準備迎戰秦軍。
安提柯眯著猙獰的獨眼,自言自語,言語中帶著幾分暴躁:“這裡的氣候實在是太糟糕了,我們必須儘快擊敗他們,前往充滿食物、清水、美女的地方……”
其他馬其頓武將各懷心思。
他們的遠征,已經持續了數年。
亞歷山大來到這個世界後,沒有第一時間打回希臘,而是繼續率軍東征,任用越來越多的東方將領和士兵,誅殺一些戰功卓著的老將和近臣,甚至親手用矛刺死老臣帕曼紐和他的兒子菲羅塔斯。
與此同時,亞歷山大東征的地方,多數是氣候惡劣的戈壁、沙漠,士兵長期緊張作戰,馬其頓和希臘士兵越來越少,人心思歸。
馬其頓武將決定儘快結束這一場戰爭,找個氣候宜人的地方休整,然後勸說亞歷山大返回馬其頓。
否則,亞歷山大的軍隊,就要全部東方化了。
這也是人口不足的悲哀。
黑髮克利圖斯、白髮克利圖斯,率領王夥騎兵、銀盾兵,護衛在亞歷山大左右。
攸美尼斯觀察太陽的方位,提醒亞歷山大:“王,敵人已經傾巢而出,是時候發動進攻了。”
“三軍齊進,本王要徹底征服東方這片富庶的土地!這裡的人口,才能讓我建立一個空前強盛的帝國!”
兩軍即將交戰,亞歷山大逐漸狂熱起來。
他是為了征服而生的統帥,一生都在打仗,而這次終於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