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歷朝文人的屬性(下)(第3/3頁)
章節報錯
張華與梁紅玉、孫尚香、謝道韞、永穆公主、寧平公主等女一起用膳,梁紅玉的孩子也即將出生。
執掌後宮禁軍的呂玲綺來報:“主公,木蘭姐姐秘密來報。”
張華接過花木蘭的密信。
張華讓花木蘭督山東諸軍事,花木蘭時刻向張華彙報攻略山東的進展,讓張華及時瞭解那邊的情況。
“秦末諸侯之一的彭越,居然盤踞在的鉅野澤一帶,而且彭越還與朱溫的梁國相勾結。彭越擅長游擊戰術,持續侵擾諸葛亮的糧隊,迄今為止,至少有800輛糧車,毀於彭越的持續襲擊……”
“王平、廖化、孟獲的無當飛軍,攻打鉅野鎮,被梁將葛從周、龐師古擊敗……根據王平的稟報,他與孟獲、廖化、忙牙長,四員武將聯手,才能戰平葛從周。這麼說來,葛從周的武力,至少有90,甚至可能是魏延級別,又或者,楊業級別。”
“看來攻略山東諸國的進展,並不順利,不能小看了朱溫這夥人。山東諸國相互制衡,沒有想象中那麼弱小。”
“不過魯國沒有什麼名將,戰術又落後於梁國。梁國有王彥章、李思安、葛從周、龐師古、劉鄩、王重師等名將,為何梁國滅不了魯國?魯國在梁國、楚國之間周旋,可以倖存到現在,難道真的是因為孔聖人在魯國,梁國和楚國不敢輕易滅了魯國?”
“不對,楚國的范增對於儒家,應該沒有什麼敬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之後的事情。對范增而言,孔子也不算什麼聖人。至於後梁太祖朱溫,更是五代十國的軍閥,應該不會在意孔子是否就在魯國。梁國和楚國無法滅掉魯國,魯國肯定有其他底牌。”
張華從花木蘭的密信,基本瞭解那邊的情況,以及憑藉梁國的實力,間接推斷魯國的實力。
山東諸國,雖然沒有出現霸主級別的諸侯,但每一個倖存至今的諸侯,都有各自的底牌。
“再派一支援軍前去協助諸葛亮,令諸葛亮儘快活捉彭越,平定梁國。”
張華在收到花木蘭的密報之後,已經決定派出援軍,加快攻略山東諸國的進展。
光武帝劉秀正在攻打燕雲十六州,張華這邊,必須儘快平定山東諸國,否則將來劉秀的漢軍南下,張華可能會面對河北、山東、徐州、淮南等地諸侯的壓力。
至於如何解決盤踞在鉅野澤的彭越勢力,這就是諸葛亮、李績等人要考慮的事情了。
如果連諸葛亮、李績都沒法生擒彭越的話,那麼張華這邊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再者,為主公分憂,本來就是臣子的職責。
“劉邦在漢中,彭越在鉅野澤,英布在汝南,范增在彭城,只有項羽和韓信、張良沒有下落,他們到底去了哪裡?”
張華見識過楚漢爭霸時期各方人物,唯獨韓信、項羽、張良,三個分別代表著統帥、武力、智力的巔峰人物,還沒有蹤跡。
基本上,這三人投靠任何一方勢力,都足以改變天下大勢。
濮州,諸葛亮的營地,諸葛亮與李績正在思考討平彭越勢力的計策。
彭越率兵在鉅野澤神出鬼沒,不斷襲擊夏軍的糧車以及周圍的村鎮,讓諸葛亮和李績都感到頭疼。
彭越可是連西楚霸王項羽都覺得難纏的人物。
楚漢爭霸期間,彭越經常往來出沒,替漢王劉邦出兵,攻擊楚軍,在梁地斷絕他們的後援糧草,史稱“彭越撓楚”。項羽派出部將討伐彭越,反而被彭越擊敗。項羽只好前去討伐,倒是可以擊敗彭越,只是項羽一來,彭越立即逃之夭夭,不與項羽正面交戰。項羽的部將又無法對付劉邦,顧此失彼。
彭越採取的游擊戰術,相當棘手。
如果正面交戰,諸葛亮、李績都有把握擊敗彭越,但彭越只是避戰和騷擾,神出鬼沒,就連諸葛亮、李績都沒有很好的辦法可以徹底擊敗彭越。
與此同時,派出討伐彭越的武將和兵力不夠雄厚的話,反而會被彭越擊敗。
這正是棘手之處。
再者,諸葛亮、李績需要在正面帶兵與梁國領主朱溫交戰,沒有太多時間與彭越這一支散兵遊勇周旋。
諸葛亮向李績詢問:“懋功,彭越多次燒我軍糧,你可有良策?”
李績點頭:“雖然我有計策,但此計有些許冒險,成功的話還好,若是失敗……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以孔明你謹慎的性格,不一定願意使用此計。”
諸葛亮神情凝重:“我已知道你要用的是何計策,事已至此,唯有引蛇出洞了。”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