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唐朝詩聖, 因為安史之亂,流離失所, 憂國憂民。

杜甫的唐詩號稱“詩史”,因為看到百姓在戰亂中的流離失所,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 感慨萬千, 奮筆創作了體現這些內容的唐詩, 對凝聚民心, 有一定效果。

不過杜甫的武力也是真的低,不然也不會有“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的感慨……

那個時候杜甫50歲, 已經被南村群童欺負……

杜甫22的武力,與李白95的武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杜甫也沒有帶兵或者從政的天賦, 他的天賦都集中在了文學上。

“書聖王羲之,歷任秘書郎、江州刺史、會稽太守, 累遷右軍將軍,是東晉高門琅琊王氏之後, 政治值倒是不低,出乎意料之外……”

張華翻看書聖王羲之的英雄面板, 更加吃驚。

在張華以前的印象中,王羲之只是一個書法家,但實際上,王羲之是東晉的高官。

而像是杜牧、陸游、蘇軾、范成大這些文人,都不是什麼簡單角色,在古代都是大官了。

【英雄】:王羲之

【等級】:35

【統帥】:61 【武力】:52 【智力】:85 【政治】:70

【天賦】:書聖(精神天賦,可臨時獲得靈感, 人筆合一,創作絕世書法,提升領地文化繁榮度,而且王羲之用真氣提筆, 可以化虛為實,將文字具象化。具象化的文字越誇張,消耗的真氣越多,對精神負擔越大))

【來歷】:東晉大臣、書聖,琅琊王氏後人。

“王羲之的天賦與馬良相似,一個是將文字具象化,另一個是將繪畫具象化……怪不得王羲之有‘書聖’之稱!”

張華看到書聖王羲之領悟的天賦,都感到不可思議。

如果有機會,他還真想看到王羲之的絕世書法,將文字具象化。

某種意義上來說,王羲之的能力相當逆天。

當然,王羲之未必可以承受反噬。

馬良也很少使用自己的神筆天賦,否則搞不好,會丟掉自己的性命。

“接下來是邊塞詩人王昌齡、岑參,他們應該也有自己的特殊之處。”

張華知道王昌齡、岑參都是有名的邊塞詩人。

所謂邊塞詩人,就是以邊疆地區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寫作的詩人,反映塞上戰爭和軍旅生活。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在唐朝擔任過縣尉、縣丞,後來安史之亂時,路經亳州,為亳州刺史閭丘曉所殺害。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