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招攬文人(第3/3頁)
章節報錯
張華慷慨地賞賜曹雪芹一百兩黃金,前提是曹雪芹完成《紅樓夢》的最後40回。
曹雪芹不由激動,他貧困潦倒這麼多年,終於遇到了貴人。
這可是一百兩黃金,在古代也至少是一個從事農耕的富裕家庭幾代的總和!
至少曹雪芹不用擔心下半輩子的生活了,可以安心寫完《紅樓夢》最後40回章節。
另外,曹雪芹的病也有救。
“夢阮感激不盡,若是此書完成,必定率先給大人過目!”
曹雪芹一把鼻涕一把淚,將張華視為貴人。
“客氣了。”
張華卻認為,用100兩黃金,就能為後人留下一部完整的名著,值得,實在是太值得了。
在場眾人見張華對曹雪芹重視,開始打聽曹雪芹的來歷,曹雪芹的地位,總算是有所提升。
“相比於其他文人,曹雪芹也不容易啊。”
張華想了想,歐陽修、陸游、范成大這些宋朝的文人,應該是過的最滋潤的一批文人,畢竟宋朝重文輕武,文人可以官居一品,也可以舞文弄墨,還可以領兵出征。
相比之下,曹雪芹家道中落,中年喪子,確實淒涼。
也正是因為曹雪芹的特殊經歷,體驗到人生的大起大落,所以才能創作出《紅樓夢》這一名著。
張華又專門接見了“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馬致遠的元曲,也可謂是影響後世,張華耳熟能詳,記憶深刻。
而此時,張華見到了馬致遠本人。
除此以外,還有大唐的邊塞詩人,王昌齡、岑參,這兩位也是後世語文課本里的常客了,折磨了不少後世的學子。
同樣,他們也為華夏文化留下了無數瑰寶。
“在下願為主公推薦一人。”
蘇軾見張華在長安盛會大肆招攬人才,知道這是張華的請君入甕之計,藉著以文會友的幌子,吸納人才,於是蘇軾迎合張華,主動推薦人才,同時夾帶私貨。
不少宋朝文人,實際上也是宋朝的高官,帶兵打仗或許稀疏平常,但處理內政,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張華也來了興趣:“何人?”
“此人乃是我的學生之女,名為李清照,可惜其父被亂兵殺死,臨死前託孤於我。此女雖然目前只有十五,但聰慧穎悟,才華過人。”
蘇軾朝著一個少女招手,示意她過來。
一個素裙少女過來,向張華施禮,舉止得體:“小女子見過大人。”
李清照啊……
李清照與曹雪芹一樣,都是年輕時生活富裕,後來家道中落。
不曾想李清照在這裡也一樣倒黴,其父死於兵亂。
蘇軾說道:“此女雖然是在下的學生所託,但我的歲數已大,難以照顧,所以在下想轉託給主公。”
------題外話------
來晚了,上一章好像被關小黑屋一段時間,因為恰好兩個詞語的首尾構成了敏、感、詞,現在已經解封。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