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後梁朱溫(第2/3頁)
章節報錯
諸葛亮、李績這些謀士的智謀,應該可以抗衡亞父范增。
“范仲淹繼續守宋州。”
“張須陀守許昌。”
“于謙守汴州, 從陸上為大軍提供補給。”
張華在籌備大軍,討伐山東諸國的同時,又進行部署, 為東路大軍提供後勤保障。
花木蘭問道:“據說山東的諸侯國有十幾個,小的諸侯國有幾萬兵馬,多的諸侯國有幾十萬兵馬, 其中最強大的諸侯國是齊國、梁國、魯國等幾個王國。不知道相公打算先取哪一個諸侯國?”
“鄆州的梁國,和魯縣的魯國。這兩個諸侯國,距離汴州最近,同時人口眾多,應當率先攻取。不如先取梁國……”
張華也在考慮該率先攻取哪一個諸侯國,最終還是選擇了遠交近攻的策略,逐步蠶食這些諸侯國。
張華的調令傳下去,各個調去攻略山東諸國的武將收到調令,帶兵前去汴州集結。
“這次要與趙匡胤,徹底做個了斷。”
周世宗柴榮在與小符後短暫溫存之後,奉命出征。
柴榮與趙匡胤還有一筆帳,要與趙匡胤清算。
上次讓趙匡胤逃了,而這次,柴榮又有機會與趙匡胤交戰。
“我們水師訓練多時,是時候發揮作用了。”
孟津,南明武將張煌言督促鄉勇將一袋袋糧食運上木船,用於補給攻略山東諸國的六路兵馬。
諸葛亮、李績負責攻略山東諸國,將第一個攻略的諸侯國定為朱溫的梁國。
“根據錦衣衛探查的情報,梁國與魯國正在交戰,朱溫三番兩次想要消滅魯國,但魯國有一些底牌,梁國沒能徹底消滅魯國。”
“梁國君主是朱溫,手下有一員猛將王彥章,此人曾經擊敗羅士信,乃是天下間數一數二的猛將。”
“薛仁貴可敵王彥章,又或者,以趙雲、單雄信兩員猛將,合力抗衡王彥章。”
“梁國的兵力,大約在15到25萬左右,以精兵為主。如果梁國遭到攻擊,朱溫一定會大量募兵,所以梁國的兵力,可能會增加至30萬。”
“臨時招募的兵馬,不足為慮。真正值得注意的還是梁國現有的兵馬,還有梁國的諸多名將。”
諸葛亮、李績在等待各路兵馬集結時,前往汴州,分析梁國的實力。
魯國與梁國的邊界,兩支兵馬正在廝殺,魯國國君魯莊公、後梁太祖朱溫,親自指揮各國兵馬,相互攻伐。
魯莊公是否想要滅掉朱溫,這不好說,但朱溫想要滅掉魯莊公建立的魯國。
朱溫是唐末的狠人,參加了黃巢起義軍,與唐軍為敵,又背叛黃巢,投靠唐朝,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黃巢軍。
在黃巢死後,朱溫成為大諸侯,襲擊鴉兒軍的李克用,險些殺了李克用,從此與李克用結仇。
後來,朱溫更是推翻了唐朝,建立梁朝,史稱後梁。
朱溫對於擴張的渴望,遠在魯莊公之上。
魯莊公的思維依然停留在春秋時期,想著恢復魯國的領地而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然而,朱溫卻志在天下。
在與朱溫的梁軍交戰時,魯莊公動用了數以百計的鐵皮兵車。
兵車在平原地形縱橫馳騁,給梁軍巨大殺傷。
“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