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皺起眉頭:“有一件事,我始終想不通。秦武王追擊馬超,消失了兩個月,而秦軍卻依然按部就班運轉,全無混亂。”

魏無忌說道:“秦法嚴苛,有商鞅等大臣打理內政,王翦等武將指揮士兵,即使國君消失數月,也不會影響秦國運轉。這,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

魏無忌的時代,秦國處於巔峰,戰無不勝,也就是魏無忌、項燕、李牧幾個六國武將,能夠在秦軍手中佔到便宜。

魏無忌不認為秦武王消失兩個月,就會對秦國這臺戰爭機器產生影響。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試想一下,一國之君,怎會為了追擊敵將,而親自深入沙漠追擊,而不顧國政?”

“另外,秦武王每次打仗,親自衝鋒陷陣,不顧危險。”

“這段時間,秦武王常駐賀蘭山,秦軍卻仍然運轉如常。”

“種種跡象看來,秦武王的行為,不像是國君,更像是……武將。”

吳起根據發現的蛛絲馬跡,做出了一個推論。

“這怎麼可能!”

馮異、馬武、趙破奴、魏無忌等人,都被吳起的推論震撼。

秦武王居然只是武將?!

賀蘭山東邊,張華獲得馬超投靠之後,又出兵攻打西夏人剩下的城寨,逐步逼近賀蘭山,與駐紮在賀蘭山的秦軍對峙。

位於中原的諸葛亮,正在訓練諸葛連弩兵。

與此同時,諸葛亮在瞭解關中的形勢之後,推演未來,來信告誡張華,要多加防備。

“諸葛孔明的信中,認為西涼有不少帝星……”

張華將諸葛亮的書信,給王守仁一觀。

諸葛亮會夜觀天象。

秦武王、苻堅,這些大人物,都有帝星相伴。

帝星明亮,則說明氣運正盛。

帝星微弱,則說明身處困境。

帝星消失,有可能已經隕落,或者被廢為庶民。

歷朝歷代的王侯將相縱橫,西涼有幾個帝皇,也不足為奇。

張華這邊,就關押了秦孝公,軟禁唐玄宗,還禮待魏文侯,這些人,也是一時之雄主,有帝星相生。

王守仁卻有另外的見解:“孔明之所以觀察西涼的帝星數量,估計是想要確認一件事情,那就是秦國,可能有兩個秦王……”

“你是說兩個秦王,共同執掌秦國大權?!”

張華很快明白王守仁的意思。

王守仁點頭:“而且以屬下的判斷,其中一個秦王,執掌內政,另一個秦王,執掌征伐。秦武王好戰,應該是執掌征戰的秦王。另一個人,擅長治理內政。這兩人,內部已經達成了約定。”

“因此,秦武王才會多次出現在前方,衝鋒陷陣,而不用擔心後方出現任何問題,因為有另外一個人,為之治理內政提供兵器糧草,而他只需要負責征戰四方。對於驍勇好鬥的秦武王來說,無需操心後方瑣碎的國事,專心擊敗強敵,尋找強大的對手,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秦武王統帥的是賀蘭山一帶的秦軍,而隴山一帶的秦軍,可能直接聽令於另外一個秦王。”

“如此一來,一切都解釋的通了。”

“不可思議……”張華被王守仁,甚至是遠方的諸葛亮的推斷震驚,常人難以想到秦國居然有兩個秦王:“如果真的和你推測的一樣,那麼接下來,可就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