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議潮完全沒有諸侯的排場, 反而推崇高仙芝、封常清,甚至只要高仙芝、封常清願意,張議潮可以與他們共同執掌歸義軍。

高仙芝、封常清不知道的是,歷史上,他們在安史之亂戰死後幾十年,瓜州的張議潮出生,年少就有志氣,以封常清為偶像。

安史之亂結束後,大唐由盛轉衰,瓜州在內的西域和西涼各州, 被吐蕃佔領。

張議潮聯合各地豪強,反抗吐蕃的統治, 起義席捲西域和西涼,號稱歸義軍,並且成功擊敗了當地的吐蕃守軍, 收復大唐的失地。

並且,張議潮將收復地區的地圖上呈給大唐的皇帝,甚至親自入朝, 作為人質,沒有割據一方的想法。

這是一個相當傳奇的人物。

而現在,張議潮的目標,依然是蕩平西域,收復自古以來的地盤。

“來人,設宴招待戰功赫赫的安西將士!”

張議潮對安西軍極其推崇,以上賓之禮相待。

安西軍將士受寵若驚,沒想到能夠在返回中原之前,遇到同樣是唐朝的歸義軍。

最讓安西軍感到親切的是,歸義軍也是征戰西域的強軍。

與歸義軍不同,安西軍一度深入中亞,而歸義軍主要活躍在安西四鎮與西涼之間。

殘餘的安西軍將士,在更換了盔甲以後,終於可以飽餐一頓,精神煥發。

“安西四鎮已經全部被攻破了麼?馬其頓人,到底是什麼來歷?”

張議潮在為高仙芝準備的接風宴上,聽說高仙芝建立的安西四鎮全部被攻破,大吃一驚。

鐵勒、突厥、吐蕃,這些活躍在大唐的部落,張議潮一清二楚。

但是馬其頓人,張議潮聞所未聞。

高仙芝神情鄭重:“這群馬其頓人,似乎是來自於更加遙遠的西方。他們的皇帝在東征途中,莫名其妙誤入西域,征服大量部落,還以重金賄賂臣服於我們安西都護府的部落,最終將我們擊敗。這些背叛了我的部落,必須全部抹滅。”

張議潮驚訝:“莫非是大食國,又或者,大秦?”

“不是,我也弄不清楚西邊蠻夷的劃分。”

因為古代落後的交通還有巨大的文化差異,即使是最包容的大唐,對地中海那邊的瞭解也有限。

何況,當時的阿拉伯帝國,也就是唐朝人眼中的大食國崛起,截斷了絲綢之路,唐朝人對地中海的瞭解,需要經過阿拉伯帝國。

而阿拉伯帝國,與中世紀的歐洲,是兩種不同的文明,相互敵視。

“這群馬其頓人的國王,名為亞歷山大,追擊我們至西州的將領,乃是亞歷山大的禁衛大將塞琉古,他的手下有一支銀盾兵,擅長肉搏,比較棘手。”

高仙芝將眼前的一樽酒一飲而盡。

他敗在了亞歷山大的手下,以及卑鄙的馬其頓人,用金錢攻勢,收買了安西都護府的部落,要求他們倒戈或者拒絕出兵幫助安西都護府。

高仙芝對安西都護府各個部落的強硬手段,加大了馬其頓人的金錢攻勢的成功率。

“亞歷山大、塞琉古……真是奇怪,聞所未聞。”

張議潮也陷入思索。

這夥攻破了安西四鎮的強敵,絕對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封常清推測:“依我看來,這夥不速之客的目標既然是東征,一旦知道東邊有富庶的平原,那麼肯定不會因為攻破安西四鎮就停止腳步。亞歷山大,肯定會整合西域各個部落,繼續東征。下一個受到攻擊的,可能是你們歸義軍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