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關中告急,懷遠鎮的党項部落,出兵襲擊統萬城!統萬城守將高一功,疑似被對方生擒,大順軍高桂英,已集結大順軍的老營、忠貞營兩支精兵,前去討伐党項部落!”

張華剛剛與劉秀停戰,西北烽火又起。

“還好與劉秀停戰,否則,又要多線作戰……”

張華與劉秀結盟,好不容易休息,党項人又鬧事,讓張華頗為惱火。

既然党項部落找死,那麼就只能設法誅滅他們了。

“勒令高桂英,不得擅自出擊……罷了,高一功是她唯一的親人,要是高一功被活捉,高桂英肯定會失去理智……這個時候,軍令對她來說,不會有任何效果。”

張華推測高桂英的心情,必定已經受到影響。

武將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保證理性,李自成戰死,如果高一功再被殺的話,高桂英估計會崩潰。

“只能讓木蘭辛苦一趟,從長安前往高桂英的營中,安撫高桂英,令其謹慎行事。”

張華只能派出花木蘭,前去節制高桂英。

高桂英是張華設立的十一個軍團長之一,倒不是高桂英的能力有多麼出色,主要是高桂英在大順軍穩坐第二把交椅,大順軍將領對其服氣。

夏軍之中,只有張華、花木蘭這些人,能夠直接節制這些軍團長。

高桂英見花木蘭到來的話,估計明白張華的意思,能夠冷靜下來。

“襲擊統萬城的党項將領是何人?”

“党項族野利部落的首領野利旺榮、野利遇乞。”

“軍師,你可知這二人的來歷?”

張華看向王守仁。

王守仁比起諸葛亮,他的優勢在於比諸葛亮知道更長的歷史,對明朝以前的人物,如數家珍。

諸葛亮對三國之後的文臣武將,瞭解卻有限。

王守仁直接洞察對方的來歷:“此二人,乃是西夏皇帝李元昊的大將,與李元昊在好水川設伏,擊敗北宋,好水川一戰,導致十六名北宋將領陣亡,折兵萬餘。當時,負責西北戰場的夏竦、韓琦、范仲淹三員大臣,全部因為此戰,受到宋仁宗貶謫。党項,擁有山地步兵、具裝鐵騎,不能小看。以高桂英的能力,恐怕不容易對付党項人。如果李自成還活著,另當別論……”

“西北主要是大秦和党項,兩股勢力。相比於秦軍,党項部落已經算是比較好對付了。”

張華將注意力轉移到前一段時間風平浪靜的關中。

西北不太平,最終影響到的,還是張華的大後方——八百里秦川。

李自成一死,大順軍實力有所衰落。

高桂英終究不比李自成,李自成帶領的大順軍,實力明顯更強。

“那麼起兵,前去平定西涼。”

張華在西北爆發戰亂之後,於是帶兵南下,開始部署西北。

張華與劉秀勢力,劃分界限,而寧平公主的車駕,已經到了邊界附近。

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蓋延,揹著長弓,率領500漢軍,護送車架。

這附近只剩下張華和劉秀兩股勢力,以及一些山賊,以蓋延超過90的武力,再加上500漢軍,足以保護寧平公主一行人的安全。

寧平公主坐在馬車內,內心忐忑不安。

她要出嫁到其他勢力,甚至連對方的長相如何,都不清楚。

這就是高層之間的政治聯姻,今後如何,全憑運氣。

不過,雙方實力雄厚,至少物質條件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