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將李信(第3/4頁)
章節報錯
党項人的首領李繼遷,就這樣被輕易弄死了。
“立下戰功者,盡皆有賞。”
“從今往後,你們皆要聽從官府命令。”
張華對這些藩將,給予厚賞,然後藉助取勝獲得的威望,改土歸流,在他們的領地設立村子,委派官吏進行管轄。
幾個部落的村子,組成一鄉,若干鄉組成一縣,再進行移民,傳播文化和農耕技術,強行漢化。
“接下來,是攻打李元昊的主城——懷遠鎮。”
曹瑋清楚李元昊修築的各座城寨的位置。
張華與王守仁、宋獻策、曹彬、曹瑋等人,研究李元昊的西夏軍沿著群山、荒漠佈下的防線。
“李元昊的難纏之處,在於他修築了大量城寨,這些城寨互為犄角,可有效阻緩敵軍推進。”
曹瑋對西夏党項人,可謂是瞭如指掌,還親自制作出西夏的沙盤,推演李元昊的城寨防禦體系。
張華倒是略知一二。
北宋與西夏的攻防,幾乎都是在不斷修築城寨,然後攻拔、摧毀對方的城寨。
范仲淹、種世衡等抗擊西夏的北宋名將,採取的是堡壘推進的戰術,步步為營,將要塞一直修到西夏的領地,蠶食西夏的地盤。
這種方式雖然成本高昂,成效緩慢,但十分穩健。
西夏也修了一堆城寨,阻擋宋軍推進。
李元昊依然保持著修築城寨的思路,修築了一堆城寨,增加其他諸侯吞併他的難度。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曹瑋提議:“分兵攻克這些城寨,需要不少的時間,李元昊還可以不斷增兵。末將以為,可採取車輪戰,輪流攻拔這些城寨,順便當做是練兵的契機。”
“言之有理。”
張華從關東回來之後,還沒有休整,正好可以在攻拔這些城寨期間,補充一批兵力。
“招募五百駱駝飛石兵、一千陷陣營。”
“招募五千藤甲兵。”
“從臣服的蠻族之中,挑選出驍勇善戰之士,補充曳落河、長水胡騎、藤甲兵等由胡人組成的兵種。”
“至於蠻族之中,武力普通計程車卒,組建一支兩萬人的蕃兵,由曹瑋你直接統領,負責攻拔懷遠鎮東邊群山之中的城寨。”
既然曹瑋收服了大量蕃兵,張華沒理由不用。
這些蕃兵,就連宋朝武將都經常使用,他們生性好鬥,民風剽悍,打起仗來,也不要命,是不錯的炮灰兵種。
“吳起的魏武卒,擴編至三萬人,在岐山練兵。”
張華又為吳起招募魏武卒,使魏武卒的數量,從八千人,上升至三萬人。
以吳起快速練兵的天賦,一旦三萬魏武卒成型,那麼秦軍主力進攻關中平原時,吳起將會是秦軍最棘手的強敵。
秦軍想要佔領關中,必須殲滅吳起的三萬魏武卒。
秦軍在隴西休整,而張華的夏軍,也在招兵買馬,壯大自身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