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與宋獻策,都是闖王李自成的謀士,李巖擁有86的智力值,同時擁有85的統帥值,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因為接替宋獻策出任大順軍的軍師,李巖不敢怠慢。

如果北邊出事,關中震動,張華的怒火降臨,大順軍說不定都會被取消編制。

“高一功去了哪裡?怎麼一整天了,都沒有見他現身?”

“高將軍與諸位將領出城狩獵,還未歸來。”

“奇怪,都已經入夜了,統萬城地處邊境,實行宵禁,準時關閉城門,高一功身為統萬城主將,應該知道城門關閉的時間。怎會遲遲未歸?”

李巖作為大順軍的軍師,發現了端倪。

副將答道:“或許是將軍見天色已晚,臨時起意,決定在城外過夜,明日再返回統萬城,這樣的情況,以前也有發生。”

李巖追問:“以往高一功在城外過夜時,是否有提前派回騎兵,讓你負責城防?”

“有。”

“那今日?”

“這個,沒有。”

“高一功很有可能出事了。”

李巖透過縝密的分析,認定高一功在野外遭遇敵人。

統萬城周圍,並不太平,北臨拓跋鮮卑部落,西臨西夏党項部落。

高一功出城在外,有可能遇到敵襲。

副將滿頭大汗:“但我們在附近建造的烽燧,未見狼煙,統萬城附近怎麼會有敵兵呢?”

“正是因為你這樣的想法,才會有諸多出奇制勝的戰例。”

李巖堅信自己的判斷,小心為上,總沒有錯。

這時,城門官前來向李巖,以及高一功的副將請示:“兩位大人,高將軍的兵馬,在城外叫門。按照規定,到了宵禁時間,城門緊閉,不得出城與入城。但對方畢竟是主將,不知這門,是開,還是不開?”

李巖呵斥:“不可開門!你們隨我登城!”

李巖帶著副將和城門官,來到城牆上方,觀察城外叫門的眾人。

只見城下有數百人,只有最前排一行人舉著火把。

李巖向城門官問道:“高一功出城時,帶去了多少兵馬?”

城門官如實答道:“大約有數百人吧,正如同城下的兵馬,都是熟悉的弟兄。”

副將說道:“看來高將軍只是耽誤了時辰,不能讓他們在外面就這樣等著,不如開城門放他們進來,然後再行責罰。”

李巖搖頭,而是大聲說道:“高一功,兄弟李巖,奉命巡視北方諸鎮,你狩獵歸來,為何不出來見我一面?”

城下的數百人沒有回應。

“高一功可能已經被對方生擒了,對方這是想要詐城。”

李巖因為高一功遲遲沒有出現,認定城下是敵軍。

副將和守門官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可是,城下明明是熟悉的面孔,他們都是從老營出來的精銳,不可能會背叛我們。”

如果說大順軍其他營計程車兵投降敵軍,想要詐城,那麼還有可能。

但李自成的老營兵,追隨李自成出生入死,想要背叛的話,早就有多次機會離開,但他們卻始終效忠闖王李自成。

李自成死後,老營兵追隨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高桂英又將部分老營兵劃撥給弟弟高一功。

老營兵,絕不會背叛。

李巖指著城下的老營兵說道:“只有站在前面的老營兵,是我們的兵馬,而在後方的數百人,是敵人。更後方的黑暗中,還不知道有多少兵馬。老營兵之所以要詐城,估計是高一功被敵人活捉,然後敵人以此來要挾老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