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城,這座河內郡的城池,已經遭到袁紹大軍圍攻多時,外城被袁軍的投石機摧毀,千瘡百孔,烽火連天。

袁紹帶著袁譚、袁熙、袁尚諸子督戰,一隊隊袁軍在袁紹的催促下,前赴後繼,猶如飛蛾撲火。

袁紹大軍黑壓壓一片,向朝歌城的內城壓來,長槍如林,鐵盾如牆,令人窒息。

袁紹也曾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一度是漢末第一大諸侯,虎踞河北四州。

在投靠光武帝劉秀之後,有劉秀給袁紹撐腰,袁紹對孫策重拳出擊,以顏良、文丑為大將,沮授、田豐為軍師,起兵十幾萬,圍困孫策鎮守的朝歌城。

孫策沒有坐以待斃,不時設法出城夜襲,但都被沮授、田豐看破,沒能得逞,還因此損兵折將。

沮授、田豐絕對是一流的謀士。

現在的袁紹知道必須信任沮授、田豐。

在選擇相信沮授、田豐之後,袁紹勢力更加強盛。

“沮授、田豐,運籌帷幄,顏良、文丑衝鋒陷陣,朝歌城堅守兩個月,已經是極限了。”

魯肅與孫策留守朝歌城,以魯肅對守軍士氣的判斷,不日,朝歌城即會被袁紹的大軍攻破。

孫策握著霸王破陣槍,傲視下方像是行軍蟻一樣漫山遍野湧來的袁紹大軍。

“天命到底在劉秀這邊,還是在張華這邊?”

孫策皺眉,無法抉擇。

從如今的局勢來看,劉秀與張華都是爭奪天下的氣運之子,一人佔據河北,一人佔據中原,呈龍爭虎鬥之勢。

曹操、袁紹、袁術已經選擇依附象徵著東漢正統的光武帝劉秀,而孫策因為抗拒劉秀,被劉秀派出的討伐軍碾壓,被困死於朝歌城中。

魯肅在一旁說道:“大爭之世,不可猶豫。大小姐既然與張華聯姻,張華又無敗亡之跡象,主公何須猶豫?朝歌城守不住,就去投奔公瑾,守住河陽城,等待援軍。”

“子敬言之有理。”

孫策發現雖然魯肅看上去是個老實人,但魯肅是主戰派,有自己的戰略觀。

“子義,集結部眾,今夜,殺出重圍!”

孫策知道朝歌城外城已經被袁紹大軍攻破,內城難守,於是決定放棄朝歌城,前去河陽城與周瑜匯合,守住夏城北邊的河陽城。

雖然曹操在夏城下方,被兵家亞聖吳起擊敗,但曹操退回北邊,與曹仁匯合,圍攻周瑜據守的河陽城,依然威脅河洛。

一旦朝歌、河陽二城被攻破,那麼劉秀的東漢軍,將會暢通無阻,隨時可以在寒冬,率領大軍南下,踏過冰封的黃河,兵臨城下。

因此,孫策主動捨棄一座城池,增加河陽城的兵力。

太史慈、凌操、龐涓等武將,召集朝歌城內守軍,十萬守軍,打到現在,只剩下了三萬人。

孫策連夜帶著三萬吳軍,向南邊突圍。

孫策、太史慈兩員猛將一馬當先,衝鋒陷陣在前,以江東子弟兵,突破袁軍的防線!

凌操、龐涓等武將,帶著後續兵馬,追隨孫策,突出重圍。

孫策等人行走了二十里地時,黑夜中,突然無數火把出現!

“哈哈哈,孫伯符,沮授、田豐兩位軍師,已經預見了你的行動,今夜,你將死於此地!”

袁紹豪爽的聲音迴盪在兩側山林,意氣風發!

袁紹對陣曹操、孫策,屢次吃虧,如今終於扳回一城!

“河北上將顏良、文丑在此!孫伯符,乖乖受死!”

顏良、文丑兩員猛將率領伏兵殺出,夾擊孫策!

孫策、太史慈臉色一變。

只要袁紹不犯糊塗,有沮授、田豐兩個一流謀士出謀劃策,袁紹也是一個強大的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