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諸葛亮與黃月英(第3/3頁)
章節報錯
夏軍即將強攻宛城,諸葛亮、黃月英還不能發揮完全的實力。
不過,諸葛亮的奇門遁甲,已經可以運用。
在諸葛亮加入夏軍之後,宋獻策與諸葛亮探討奇門遁甲,自愧不如:“我所掌握,不過是奇門遁甲的皮毛,借東風、石兵八陣,完全做不到。”
同一個天賦,在不同人手中,威力也會不同。
二十萬夏軍,從三面圍困宛城,圍三闕一,給予北齊軍一線生機,瓦解他們的抵抗意志。
北齊皇帝高歡站在城牆上,俯視城外形成合圍的二十萬夏軍。
他的長子高澄、孫子高長恭,盡皆被張華虜獲。
張華似乎還想將他高歡也一併給抓了。
“司馬懿和趙匡胤在搞什麼?難道他們連中原六鎮這點地盤,都沒能打下來嗎?”
高歡歇斯底里。
他高歡牽制了二十萬夏軍主力,還是最強的禁衛軍,然而司馬懿、趙匡胤還沒能攻陷中原六鎮,給予張華壓力。
再這樣下去,萬一司馬懿、趙匡胤沒能取得成果,說不定高歡就被滅了。
司馬懿的晉軍攻破長社,正在進攻陽翟。
大梁城,宋軍強攻這座堅固的城池十幾天,還無法攻破大梁。
鎮守大梁的是李績軍團,下轄薛仁貴、契苾何力、程咬金、牛進達、張士貴諸將,另外,還有柴榮、林仁肇兩個隱藏武將。
李績軍團比起范仲淹軍團,陣容更加豪華,精銳兵種也更多。
因此,范仲淹鎮守的長社失守,而李績還能守住大梁。
另外,有薛仁貴這個頂級戰力對宋軍將領形成威脅,宋軍的進攻多多少少,有些畏手畏腳。
薛仁貴連續射殺兩員宋軍將領,趙匡胤不得不命令各個武將必須攜帶大量舉著盾牌的親兵擔任護衛,讓這些親兵抵擋薛仁貴的弓箭。
然而,即使如此,薛仁貴、張士貴的箭術仍然消耗了大量宋兵。
趙匡胤知道繼續這般下去,薛仁貴、張士貴兩個箭術高手,會不斷消耗宋軍將士。於是趙匡胤召集手下的文臣武將,商議如何破城。
“不能讓薛仁貴、張士貴有時間休整,否則他們每次射殺我們數百將士,次日又生龍活虎。所以,必須集中所有武將,一鼓作氣,在一日之內攻破大梁。不能分批進攻,給予薛仁貴消耗我們的機會。”
“其次,集中軍中神射手,專門對付薛仁貴、張士貴等擅長箭術的武將,令其無法射殺我們的將領。”
宋軍軍師趙普,為趙匡胤想出破解薛仁貴威脅的方法。
“所有弓將,對付薛仁貴、張士貴,不要讓他們有機會出手對付其他武將。至於其他人等,隨孤破城!”
趙匡胤因為久攻不下,有些心浮氣躁,按照趙普的提議,決定一鼓作氣,猛攻大梁。
十幾員宋軍神射手武將,被安排牽制薛仁貴,趙匡胤親自握著百斤蟠龍棍,率領幾十員宋軍武將,全力攻城。
趙光義擔任督戰隊,但凡有後退者,殺無赦。
趙匡胤為了攻下大梁,投入超過十萬宋軍。
“宋軍又要攻城了。”
林仁肇握著幾十斤重的鐵棒,除去破損的盔甲,露出鋼鐵般渾厚的肌肉,上面的猛虎刺青張牙舞爪。
這次攻城的宋軍規模空前,必定是一場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