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北齊諸將歸降(第3/3頁)
章節報錯
但一旦這些初代君王戰死,部下因為資歷太老,後代君王難以控制,或者他們認為自己難以控制老臣,再加上敵國的離間計,很快就會開始大清洗,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斛律光、彭樂都是被離間計所殺,高長恭因為是王室,又有兵權,被北齊後主忌憚,為了脫離後主的猜忌,不惜收取賄賂,敗壞自己的名聲,還託病在家,不再理會政事,結果還是被後主毒殺。
張華知道北齊各將的遭遇,也只能說北周可以消滅北齊,統一北方,奠定隋朝統一的基礎,不是沒有道理。
有名將,君王沒有能力,也是不行。
張華又檢視第三個名將堯雄的英雄屬性。
【英雄】:堯雄
【等級】:71
【統帥】:89 【武力】:92 【智力】:83 【政治】:71
【第一天賦】:向死而生(武力天賦,血量越低,受傷越嚴重,堯雄可以燃燒真氣,令血液沸騰,獲得更高的戰鬥力)
【第二天賦】:士氣激勵(軍團天賦,堯雄身先士卒,受傷越嚴重,軍團士氣越高昂)
【特殊兵種】:無
【來歷】:東魏(後來的北齊)名將,曾擊退南梁將領陳慶之。
……
堯雄的能力也不賴,他的用兵風格與陳慶之大相徑庭。
陳慶之武力不高,不以身試險,而且軍團天賦只對白袍軍有效,失去白袍軍,陳慶之軍團戰鬥力大打折扣。
堯雄則是一員勇將,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擊垮對方。
堯雄的缺陷在於沒有特殊兵種。
如此一來,堯雄是適合統帥低階兵種的將領。
高階兵種終究是少數精銳,低階兵種才是多數,張華也缺少一批統帥低階兵種的武將。
收編北齊軍之後,張華重新審視佈局。
“孔明帶領一隊兵馬,前去牽制司馬懿的晉軍。我親自領兵,馳援大梁。”
張華知道趙匡胤動用了20多萬宋軍,攻打大梁,大梁守軍只剩下5、6萬人,即使李績擔任主將,也守不住多少天,畢竟主將差距不大的話,就看兵力差距了。
李績已經向張華求援。
於是張華親自帶領騎兵,儘快馳援大梁,與趙匡胤交鋒。
至於司馬懿,交給他的老對手諸葛亮前去應付。
“司馬懿啊……”
諸葛亮知道了這是自己將來的對手,還是逃脫不了命運的對決。
“宛城、方城等城池所在的地方,設立唐州,調文臣姚崇擔任唐州刺史,武將魏延帶兵鎮守宛城。”
張華將攻下的高歡的領地,設立唐州,由自己人進行控制,自然不可能任用彭樂、堯雄、段韶這些剛剛投降的北齊武將,否則他們難免會動了背叛的心思。
在他們的忠誠度提升之前,不可能重用。
“此時,高歡說不定已經到了襄陽……文長,你出鎮宛城,務必給我看好襄陽的動靜。”
張華暫時沒有理會高歡的殘兵,急於奪取中原。
魏延抱拳:“末將遵命!”
……
荊北,襄陽城,在此地領主的經營下,抑制兼併、整頓吏治、重用寒族,人口達到了三十萬,異常繁華。
重建襄陽城的諸侯,橫掃荊北,戰無不勝,襄陽城已經兩年沒有戰事了,一片祥和。
然而,次日,醒來的襄陽城將士和百姓,驚恐地發現,在襄陽城外,出現了數以萬計的敵軍,旌旗延綿數十里!
襄陽城,被高歡的北齊軍圍困!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