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即是新野城,只要我們願意,就可以攻破這座城池。”

陳慶之用馬鞭指著新野城,不知不覺,他就從關中打到了新野。

陳慶之等人,以勝利之師,迫近新野城,導致新野城門緊閉,守軍惶恐。

以陳慶之等武將手中的兵力,攻破一座新野城,不成問題。

“新野不過是鎮子級別,高歡如果當初想要攻取新野,唾手可得,但為何高歡不取?因為新野失守,面對的將是襄陽、樊城兩座城池源源不斷的進攻壓力。主公既然決定先取中原,就不要在此地,橫生枝節。”

陳慶之最終還是抵住了攻下新野的誘惑。

“主公有令,如果新野、襄陽出兵,則退回宛城,不得輕啟戰端!”

張華派來年輕的姜維,召回一度嘗試攻打另一個大諸侯領地的陳慶之、鄧艾等人。

新野城小,奪之無益,還會與荊北的大諸侯爆發大戰。

“此時確實不宜樹敵太多,押送段韶等人,回師宛城。”

追擊至新野的夏軍騎兵,押著俘虜的段韶等上萬北齊軍,返回宛城。

新野城的守軍見夏軍離開,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新野城守軍,也不過9000人,根本守不住這座小城。

新野確實難以防守,只是荊北諸侯在此地設立的橋頭堡,真正的要塞是位於漢水北邊的樊城、位於漢水南邊的襄陽。

這兩座城池,互為犄角,易守難攻。

關羽北伐中原,還沒有看到中原的影子,就被這兩座要塞阻擋,遲遲不能拿下,導致呂蒙有機可趁。

蒙古人為了滅亡南宋而發動的襄樊之戰,持續了整整六年,這才攻克襄樊,突破南宋的荊襄防線。

張華擔心在襄樊耽擱太多時間,也就沒有南下。

“主公,段韶已帶至!”

張華在宛城收編招降的北齊將士,得到各級武將數十人,補充了一批武將。

另外,張華招降北齊士卒八萬人,補充攻打高歡產生的損失。

段韶被帶到張華面前。

段韶是北齊的外戚,因為他是高歡的皇后婁昭君的外甥。

以段韶與高歡的關係,段韶可沒有彭樂這麼容易就臣服。

不過,張華打交道的武將多了,對付什麼型別的武將,都有一套方法:“段韶,高歡已敗,你不妨為我效力,以保住高氏、婁氏和段氏的性命。”

果然,段韶不由動容。

張華在攻克宛城時,活捉了不少北齊勢力的大人物,包括高澄、高長恭這種北齊王室,還有高歡的皇后婁昭君,以及不少段韶的族人。

這些人,可都是重要的人質。

張華想要驅使高長恭、段韶,還需要利用這些活捉的人質。

“你這是在威脅我?”

“話非如此。你需要他們活命,而我需要你為我征戰四方,這是等價交換。否則,我又何必要養著他們?要知道,婁昭君等女眷,落入我的手中,是她們的幸運。否則要是落入曹操等人手中,後果不堪設想。”

張華說的是實話,畢竟張華沒有曹操那樣的特殊嗜好,否則高歡之妻婁昭君,難逃一劫。

段韶陷入猶豫。

高歡勢力敗亡,而高歡帶著數萬殘兵,流竄至荊北,試圖翻盤,但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

為了保住高歡的血脈,段韶作為外戚,還是選擇臣服:“我可以效力,但請留下眾人性命。”

“識時務者為俊傑,作為補償,我會留下她們的性命。”

張華答應段韶的條件。

段韶的武力不低,統帥值更是超過了90,放在任何一個勢力,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多謝。”

段韶知道張華此舉,已經給足了他面子。